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

ID:11158081

大小:12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10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_第1页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_第2页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_第3页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_第4页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讲义)凌航2008年10月30同志们:大家好!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就“农村社会救助与民生保障”这一内容进行专题交流。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大家共同探讨民生的概念、意义及内容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绍三是谈谈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一、民生的概念、意义及内容(一)什么叫民生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一般认为,民生有以下四

2、大基本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30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的发展历程“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3、”“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的。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目前我们所讲的民生问题主要用的是狭义上的民生概念。30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

4、状态的底线;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二)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必需;第二,是推动经

5、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第三,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30(三)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民生的内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翻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社保,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字里行间充溢着拳拳公仆心、深深爱民情。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改善民生的六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30(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7、,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2、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3、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4、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5、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6、发展农村老龄服务。7、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8、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