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ID:11161244

大小:147.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_第1页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_第2页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_第3页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胡显中张连启一、世纪之交,高科技产业的巨大成就,昭示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纪之交,科技珍闻频传,盛景如云,高科技产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它们构成一股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降临。人们如何命名这个新的时代呢?早在7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概念,并作了粗线条的描绘。10年后,未来学家约韩·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将新的时代概括为“信息社会”,并具体描述了信息社会的十大特征。今天看来,他二人的命名与概括未必完全准确,但是现实社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他们当年的预

2、见力。比如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是人类第三次世界性产业革命的产物,其最本质特征便是“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经济的生产力、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直到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年度报告中,才以“知识经济”来正式命名正在向我们逼近的新时代。该报告名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界定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消费(应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该报告还预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的时代。世界银行并决定把“知识与发展”作为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顾名思义,知识经济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生产日益转向知识

3、密集型,科技知识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发挥比此前任何时期更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并推动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以最少的物质资源消耗为代价,转化成最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极大地增进全人类的物质和文化消费水平,这无疑标志出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二、知识经济为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实事求是地坦言“: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经济的差距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国的GDP总量仅有美国的1/10,日本的1/9;①人均GDP则相差更甚;在世界企业界5

4、00强的排名中,我国仅有3家,在国内称雄的宝钢、上汽、大庆油田等都未能进入500强;②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也十分惊人:芯片(计算机最关键的软件)制造技术基本上空白,与美国差距大约20年;精密机床、数控机床、大型加工制造技术与美、日、德差距也在15年以上,飞机制造、农机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15年左右。③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差距:立国将近半个世纪了,至今无力问鼎代表世界科学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和我们的周边各国相比,前苏联获16项,日本获6项,印度获3项,巴基斯坦获1项。④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华裔科学家在境外获奖者5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

5、远哲、朱棣文)就证明了这一点。又据中科院士何祚庥撰文:近年来基础研究滑坡,自然科学一等奖连年空缺就是明证。⑤最重大的差距在于人才的短缺。人才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社会群体。我国在人才数量、健康素质、培养的合理使用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本人曾撰有专文《中国当前的人才危机》详加论证。⑥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差距,更为可怕的是不承认差距。老老实实承认差距,才有可能产生努力缩小差距的紧迫感、危机感,激发鞭策我们,急起直追,迎头赶上。迎头赶上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新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

6、、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其追赶过程中都可利用后发优势。在技术上可以吸收、引进发达国家在漫长历史时期所积累起来的科技成果,不必亦步亦趋地重复他们所走的各个阶段,实现技术上的跨·47·越,从较高的起点出发。在经济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避免他们曾经走过的弯路。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时所产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方面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力避其失。在社会发展方面所应吸收的教训就更多。如两极分化、社三、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大趋势面前,我国如何应对?1、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科

7、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来的,1992年南巡期间反复重申这一观点。在那时,还没有“知识经济”的提法;但是,稍后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认同的“知识经济”,其核心便是把科教知识视作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第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与知识经济的提法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前者构成后者的基本内核。今天不折不扣地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就是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最好的应对良策,是有远见的发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最重要的措施、最关键因素便是大力增加对科教事业的投入。我国对科教事业的

8、投入,从绝对金额来看是逐年增加的。但是,从相对数来看却未可乐观。从90年代以来,多年徘徊、甚至下降。以科教事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为例,中等发达国家平均为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