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

ID:1116633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_第1页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_第2页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_第3页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_第4页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  摘要:目的探究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50例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于耳穴压丸治疗,并通过辨证施护,分析护理策略的合理性。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3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6%。结论通过优质的护理策略可提高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耳穴压丸;便秘;护理策略  便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结肠癌等,还会因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更易诱发再中风或加重原

2、有病情,进一步影响原发病的治疗[1]。我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1月~6月对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患者采用耳穴压丸疗法,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其中有50例属脾虚气弱型便秘,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0.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4年,患者均来自桐乡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1.2方法  1.2.1取穴主穴胃、小肠、大肠、乙状结肠、三焦。根据证型配穴取:肾、脾、肺。  1.2.2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先用肥皂水洗净双

3、手,用探测棒在取穴范围内寻找敏感点,选准穴位后用75%酒精棉签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6cm×0.6cm的小块胶布中央,贴敷在相应耳穴上,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痛。按压5次/d,每穴按压30~60s,更换1次/3d,双耳交替,治疗4w。  1.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2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1.4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3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6%。  2辨证施护策略  2.1治疗前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耳穴压丸的方法、

4、作用及配合要求,使患者对耳穴压丸有个全面的认识,消除紧张心理。询问有无过敏史。耳部有水肿、感染及破损患者,禁用耳穴压丸。  2.2治疗中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如局部出现热、麻、胀、痛感,属正常反应。若有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治疗,扶患者平卧。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重者可刺人中、内关。若病情危急则应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2.3治疗后护理  2.3.1皮肤过敏及破损有皮肤过敏者应选用脱敏胶布。告知患者按压时不可使劲搓动压丸,否则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感染。皮肤出现破损时应取下压物,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在治疗感染期间暂停。  2.3.

5、2生活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定时排便,最好在早餐后30~40min。脑卒中患者大多肢体活动不利以致长期卧床,应定时给予便盆,便盆放置舒适。如不适应卧床排便可床头抬高15°~30°。排便时请他人回避,屏风遮挡,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2.3.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粗纤维之品。建议纤维补充量10~20g/d[3]。清晨饮一杯蜂蜜水以助排便,饮水量至少2000ml/d。药膳疗法:人参6g,山药30g,茯苓20g,粳米100g。人参、山药、茯苓研为细末与粳米加水煮粥。一次吃完。本方以人参补气益脾,山药滋养补脾,茯苓健脾利湿,都有调理脾虚之功

6、效。  2.3.4中药调护治宜益气健脾为主,常用黄芪汤加减:黄芪10g、党参10g补益肺脾之气,当归10g、白蜜2匙、火麻仁10g养血润肠通便,陈皮5g理气运脾。气虚下陷,肛门坠胀,屡欲登厕而虚坐努责不得,加升麻10g、枳壳5g、桔梗5g以升清举陷,降浊通便;脾虚便溏,可加白术10g健脾益气。  2.3.5情志护理中医认为"善医者,医其心"。脑卒中患者长期活动不利,易产生悲观情绪,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不能宣畅,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便秘。故应助其畅情志,克服对排便困难的忧虑。应积极动员患者听音乐,读书看报等以培养患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2.3.6功能锻炼腹

7、部按摩:患者仰卧,操作者在右侧,用一指禅手法在天枢、大横、中脘穴按摩,每个穴位1min,频率120~160次/min,再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10min,2次/d,手法应均匀、柔和、有力。操作前嘱患者排空膀胱,餐后30min禁按摩。  3结论  便秘系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病机总属肠腑传导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肾有关。耳与脏腑密切相关,正如《灵枢》所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压豆对大脑皮质功能及胃肠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活动,促使胃肠

8、激素分泌失调及胃肠节律紊乱得到改善[4]。胃穴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