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

ID:1117084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1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2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3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4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5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6页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_第7页
资源描述:

《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怀民去流浪吧去闯一闯  台北的初夏,是多雨时节。林怀民躲在家里,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雨,又低头忙碌起新创作,据说这会是一个与酒有关的作品。去年,林怀民获得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与四十岁的云门舞集一同拿下了舞蹈世界的“奥斯卡奖”。这位忙碌于各种事务的编舞家,只有此刻安静的雨声中,以及在剧场里安静观演的片刻,才得以逃离世俗,开启短暂的流浪之旅。  躲在家里看雨的感觉,让林怀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段旅途。那个夏天,他带着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去了印度,虔诚地沿着恒河流浪。在菩提迦叶的恒河岸边,午后的一缕

2、阳光照亮了林怀民眼前的路。回到台湾,他将那一缕阳光幻化成舞作《流浪者之歌》里的时光流逝。林怀民经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去流浪吧,去闯一闯。”  向工作告假  “因为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的反叛思潮,我想成立一个舞团,就十几个舞者,去农村、去学校演出,这成为我们那一代人当时参与社会的一个手段。于是,1973年,我就糊里糊涂地成立了云门舞集。”说起舞团初创的点滴,他总有着少年的激情澎湃。少年豪言,云门舞集要做的是“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  林怀民14岁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版短

3、篇小说集《蝉》,23岁奔赴美国纽约留学,主修文学的他却在纽约爱上了现代舞,自那以后弃笔跳舞。云门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四十个年头。这期间并非一帆风顺,云门舞集曾经暂停过,迎来送往几代舞者;排练场也不幸遭遇过大火。林怀民和舞团经历了四十年风霜雨雪,我们看见的是舞台上的美,看不见的是云门人四十年的坚持。  云门创立之初,台湾社会经济刚有改善。“新建的舞团,都是年轻人,我们就在体育馆搭台演出,全是体力和毅力。训练舞台专业人员,培养观众,我们就一点一点开始做。1983年,我不自量力地在台北艺术大学创立了舞蹈系

4、,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但是,我慢慢还是意识到,这一切光靠年轻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终于,林怀民做出了决定,1988年云门暂停。“最直接促使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是灯光师周凯的猝然离世。那时候,台湾剧场的状况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在这种可怕的无序面前感到特别无力,我觉得必须去壮大我们自己。”  于是,林怀民安顿好舞者们的工作和留学,把服装道具封箱保存。之后,他自己也开始了一段流浪,用现在时髦的词汇说叫做“间隔年”。“现在想来,如果说四十岁之后的生命有什么突破的话,那就是向工作告假

5、”。  1988到1991年间,林怀民四处游学。他回到纽约大学,在表演艺术研究系当一名老学生。又到印尼、菲律宾、尼泊尔、印度、日本,当然还有大陆。无论是学校还是旅途中,林怀民都在努力沉潜自己。“我一直怀疑我们是否灌注了太多的西方,而不知邻邦、不识自己,这段‘流浪’给了我肯定的答案。”  三年之后,积蓄力量的云门重又起舞,这三年的流浪,也在林怀民身上慢慢显现出力量来。1993年他编排的舞剧《九歌》,缘起于印尼巴厘岛的一朵鸡蛋花,1994年的《流浪者之歌》,滥觞于印度菩提迦叶恒河畔的一缕阳光。这两个作

6、品都成为后来云门极受欢迎的舞作,更成为云门起承转合的关键。  从那以后,林怀民和云门舞集似乎一下子都静了下来。年少轻狂的饱满、急促和热情,在时光中渐渐历练蜕变成为一种韵律。云门的舞者开始练习打坐、书法、太极导引以及拳术。他们开始了解呼吸,了解身体与舞蹈的关系。看过《九歌》和《流浪者之歌》,便会懂得这种成长。从《流浪者之歌》开始,林怀民和云门舞集给这个喧嚣的时代,带来了一丝安慰和一片宁静。  去年,林怀民为《九歌》开启了封箱之旅。今年二月,《九歌》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两天之后,在

7、同一个舞台上,云门舞集又跳起了林怀民去年的新作《稻河》。林怀民说:“水流过去了,我们要把目光投向未来,把时间留给新舞作。”年过六旬的林怀民,每年都有新作品推出,去年的《稻河》和著名的池上稻米有关,今年的新作又要与酒结合。  年轻人的舞台  今年年初,林怀民将云门2艺术总监的身份,传棒给青年舞蹈家郑宗龙,将这个年轻人的舞台完全交给年轻人自己去操持。尽管郑宗龙做为云门2的助理艺术总监已有四年,但以往更多是一个人闯荡编舞,他偷偷向林怀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林怀民告诉他:“在云门2,你想做什么就去做。”  

8、时光倒退十五年,1999年,林怀民创办云门2。当时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有一批待业青年,这些年轻的舞者们需要舞台,为了不让他们都流失海外,林怀民在云门舞集搭建了这个年轻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林怀民给了这群年轻人自由。“云门2不用跳我的作品,不用为云门舞集储备舞者。”  创立云门2,林怀民的想法是扎根台湾。创团不久,台湾发生了“9?21地震”,舞者们便来到灾区,在临建屋舍前面跳舞,他们的舞台是一片无形广阔的土地。舞团邀请来许多新锐编舞家,为舞者们带来了青春活力。十五年来,年轻的云门2讲演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