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

ID:11171787

大小:1.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0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_第1页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_第2页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_第3页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_第4页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服装、电子生产线管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摩佰尔集团RFID生产线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摩佰尔(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目录1系统概述-2-1.1系统摘要-2-1.2项目背景-2-1.3条码技术与RFID技术的对比-3-1.4系统简介-4-2系统设计目标-6-2.1系统总体目标-6-2.2系统设计目标-6-3系统总体架构-7-3.1系统总体架构-7-3.2网络拓扑结构-9-4系统流程设计-10-4.1总体技术路线-11-4.2系统流程设计-11-5系统设计方案-12-5.1统一规范的编码体系-13-5.2基础信息平台-13-5.3生产线RFID设备配置方案-14-5.4生产线自动识

2、别实现方案-15-6软件系统功能-17-6.1生产线管理系统-18-6.2信息查询模块-21-7系统设备-22-7.1RFID电子标签-23-7.2RFID固定读写器-23-7.3RFID手持机-25-8系统特点与系统效益-26-8.1系统特点-27-8.2系统效益-27-1系统概述1.1系统摘要本系统使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以局域网、互联网为信息渠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整个生产线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的记录,实现在制品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实时跟踪,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

3、水平。1.2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传统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如服装、电子等行业,单品制造费用越来越高,加工利润越来越低,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传统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大部份生产模式以单件流生产模式为主,这种生产线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通常在某些瓶颈工序会积压大量半制成品,如果工序繁复且生产环节多,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目前在传统加工企业的管理中普通存在着如下问题: 1)整体生产效率低下,现场管理无从下手;2)生产过程数据量大,生产线积压严重,不能形成自动化流转和自动化采集数据

4、;3)需要手工录入大量数据,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较低,可靠性不能保证;4)可控性差,对加工进度的掌握不精确,生产现场状态监控能力不足;5)质量损耗严重,返修率过高,无法进行质量追溯;6)订单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完工数据等不清楚,无法准确计算成本;7)经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无法做到准确及时,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未来生产计划。这些问题削弱了管理人员对生产周期的预测、控制及应变能力,已越来越难以应付定单规格多,且交货期短的市场要求。条码技术与RFID技术的对比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在建立和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的过程中,迫切要求产品生产线有一套清晰、完整、便于存

5、取和检索的质量记录。目前基于条码的生产管理系统,使各种质量分析和控制得以方便地实现。传统的条码系统有其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如易污染、折损、需要停止等待逐个扫描等,批量识读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快速准确的需求。与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有本质上的优势:1)快速、远距离扫描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RFID读写器可远距离同时识别读取多个RFID标签。2)可重复使用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标签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3)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

6、、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识读条形码。4)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同时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标签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5)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同时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

7、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兆Bytes。7)安全性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因此,RFID技术不只是条码技术的简单替换,它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改变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众多企业提高了生产过程管理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以前难以定量考核的管理数据得以方便快捷的获得,从而优化了生产过程管理。1.1系统简介目前制造企业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车间生产线的数据实时的反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如何保证流水线的畅通,如

8、何解决在制品的堆积以及如何及时发现瓶颈工序;如何保障出口成衣能够准时交货等因素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