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

ID:11175839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1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2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3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4页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摘要】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个人【摘要】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关键字】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一、引言职业倦怠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

2、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果。因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和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师管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的工作压力作出反应的心理综合症状。Frendenberger(1974)最早把倦怠引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用以描述生理和心理枯竭的助人者,后来有关职业倦怠的涵义扩展到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教育行业。Maslach等1将倦怠定义为一种心理的综合症状,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降低的自我成就感。情

3、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自我成就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肯定。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其中情绪衰竭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2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常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焦虑与烦恼,有无助感,缺乏工作自信,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工作,被动应付。3这些表现已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构成了

4、巨大的威胁,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4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种种压力,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访谈调查中发现,来自社会、学校组织、职业特征和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一)社会环境方面的压力1.社会期望值

5、过高。教师不仅要传承知识文化和培养各类合格人才,而且还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因而,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社会期望。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在多方的期望之下,教师的工作压力与日剧增。教师还要胜任各种各样的角色,并且要将每一种角色做到最好。尤其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更是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冲击着教师的心理。当学校和教师没有能够实现社会的期望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教师。这时教师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在工作中感到疲惫不堪,更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成绩和回报

6、,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低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职业倦怠。2.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在社会对教师报以高期望的同时,却出现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低一系列的反差。从客观上说,教师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教师应当拥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虽说近年来教师工资有过几次大的调整,但从总体上来看,与劳动性质和强度相当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倦怠通常是由于专业人员感到其付出与之回报不相匹配而产生的。5Brissie等发现,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高,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低。(二)学校组织方面的压力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7、,学校各方面的环境对教师职业倦怠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之,不良的学校氛围则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研究发现,当教师感受到学校有一套对教师教学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在工作中能感受到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自主权,并且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学校的决策时,教师的职业倦怠就会降低。在教师的工作过程中是否有来自于学校领导的支持、同事的支持、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学生的支持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Brissie在1998年发现,感受到更多支持的教师不易产生职业倦怠。此外,还表现为超长的工作负荷和

8、超长的工作时间、学生的不配合、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都会诱发教师的职业倦怠。(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