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

ID:11181821

大小:9.4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7-10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_第1页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_第2页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_第3页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_第4页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属材料在电厂中的应用与监督神华国华台电:李晓东2010年11月18日目录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二、SC与USC机组金属材料应用三、金属材料典型事故四、管道加工流程五、新型铁素体和奥氏体材料应用六、焊接与检验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电力工业已经有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879年在中国第一次使用电能,1882年创办第一个火电厂,到1949年末,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为184.86万kW,列世界第21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到1980年

2、底达到6500万kW,1987年达到1亿kW,1995年达到2亿kW,2000年达到3亿kW,2005年达到5.17亿kW,2006年达到6.22亿kW,2007年达到7.13亿kW,2008年达到7.9亿kW。2009年末全国装机容量已达8.7407亿kW。2006~2009年连续4年,年装机容量为8000万~11000万kW,打破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的年装机容量4700万kW的世界纪录。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006年是中国电力

3、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年份之一。全年投产超临界600MW机组26台,超超临界1000MW机组3台,这标志着我国电站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火电单机容量、蒸汽参数、环保技术等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和年发电量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电力大国。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均电力只有0.6kW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水平,而且离中等发达国家人均1kW的水平,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发展仍然是电力工业首要的和长期的任务。我国电力工业取得的显著成就,离不开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程度和水平的日益提高。它是推进电力

4、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支撑。中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业从1953年起步,采用捷克技术,于1955年在上海生产出首台6MW火电机组;采用前苏联技术,于1958年在哈尔滨生产出首台25MW火电机组,同时建成了上海和哈尔滨两大制造基地。1974年在四川建成东方制造基地。除上述三大制造基地外,还有北京和武汉制造基地。首台100MW高压机组、125MW和200MW超高压机组、300MW亚临界机组分别于1967年9月在高井电厂、1969年9月在吴泾电厂、1972年12月在朝阳电厂、1974年11月在望亭电厂投运。引进美国CE和WH公

5、司技术生产的首台300MW、600MW亚临界机组分别于1987年7月在石横电厂和1989年11月在平圩电厂投运。与国外公司合作制造的首台600MW超临界机组于2004年11月在沁北电厂投运。首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于2006年11月28日在玉环电厂投运。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7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0%)。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为15亿kW,其中,火电将从目前的75%左右下降为66%,水电占22

6、.7%,核电、风电等新能源约占11.3%。优化发展煤电,提高火电机组效率、减少污染的洁净煤发电技术有:循环流化床(CFBC)、增压流化床(PFB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及超临界(SC)与超超临界(USC)。但是,CFBC、PFBC、IGCC等技术目前还处于试验或示范阶段,近期要广泛发展是不现实的。从技术难度和现实性看,SC和USC配以常规的烟气净化装置已公认是一种洁净煤发电技术,是优化煤电结构的主要方向。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超(超)临界机组是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超

7、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课题研究结论:推荐现阶段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其参数为P=25Mpa~28MPa,T=600℃/600℃,一次再热。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USC机组就是通过提高火电机组锅炉的蒸汽温度、压力参数来提高机组效率的。温度参数对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提高蒸汽参数遇到的关键问题是金属材料的耐高温、高压及焊接和热处理问题。我国正在建设的USC机组大量采用的新型铁素体耐热钢为SA213-T23、T91、T92;SA335-P91、P92、P122;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为SA213M-S30432(SU

8、PER304H)、TP310HCbN(HR3C)。SC/USC锅炉承压部件用钢选择如下表所示承压部件超临界超超临界水冷壁T1,T2,T11T1,T2,T11;T23/T24过热器再热器T12,T22,T23,T91,TP304H,TP347HT12,T22,T23,T91,T92,TP310HCbN(HR3C)、A213M-S30432(SUPER304H)主汽P91P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