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ID:11183106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_第1页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_第2页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_第3页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_第4页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我会说自信心、兴趣和习惯,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儿童教育目标。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成长的动力;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成长的保障;而兴趣与习惯都离不开自信心这个基础。或许可以说,孩子是否有自信心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时代是最容易自卑的时代,因为孩子是那么弱小,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对大人充满了敬畏。比如小学里绝大多数暂时落后的学生都是男生,他们却往往不知道这与自己比女生发育晚有关,可悲地认定自己永远没有希望了。更可悲的,许多父母和教师也如此认为。  

2、我之所以对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深怀敬意,就是因为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创立了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我愿意推荐他的《教出乐观的孩子》,相信这是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罕见的开创性佳作,值得成为广大儿童的父母与教师的必读书。  1964年,塞利格曼开始在美国宾州大学读实验心理学博士,他选择在学习理论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理查德·所罗门的动物实验室工作。研究生们试图从狗的实验中找出恐惧是如何促进适应性行为的。他们先让狗学会一种经验,也就是巴甫洛夫的各种反射。之后他们将狗放进一个实验箱中,如果狗跑到箱子的另一边就可

3、以关掉电击。  让研究生们十分发愁的是,这些狗并不通过跑到箱子的另一边来逃避电击,它们只是消极地坐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只要蜂音器一响,研究者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哀嚎或惊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个实验最终只好停止,因为没有出现实验者预期的行为,即逃避电击。  面对这个似乎失败的实验,塞利格曼并没有烦恼,他发现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也经常试都不

4、试就放弃了。接下来的五年中,他与同事们继续研究无助感形成的原因、治疗和预防。他们发现,狗的症状并非由于电击引起,而是对事件无能为力所致。这就是引起国际心理学界关注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塞利格曼所以值得尊敬,因为他近半个世纪以来始终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积极心理学,探索“心理免疫”的奥秘,引导人们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追求真实的持续的幸福。他是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  感谢湛庐文化机构的安排,2012年11月8日晚上,我在北京见到了马丁·塞利格曼,并一起出席中国积极心理学协会(筹)揭牌

5、仪式。这位年逾七旬的美国学者如明星一般出场,他穿深色西服,天蓝色衬衣,打银灰色领带。岁月的辛劳使他已经谢顶,个子不高,看人目光敏锐,显出倔犟的性格。  我应邀致辞时列举一些研究数据和案例,说明中国教育非常需要积极心理学,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中国的孩子特别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倾向。在会议结束合影时,塞利格曼过来和我握手,说:“您刚才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谈到的中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令我印象深刻。”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可能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

6、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孩子会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等等。  我40余年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过程中,深度接触或调查过许多学业失败乃至人生挫折的青少年,包括2013年4月在广东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系列访谈。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失败的源头都与习得性无助密切相关。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走出“习得性无助”的误区呢?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塞利格曼教

7、授不仅做出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妙趣横生的案例,更给出具体细致的建议。  在塞利格曼教授看来,能否形成乐观的“积极思想”的关键是解释风格。解释风格从儿时开始发展,如果未经干预,就会持续一辈子。有三个重要方面是孩子用来解释为何好的或坏的事会发生在他的身上,那就是永久性、普遍性与人格化。他指出,人们的每一项解释,不是永久性的就是暂时性的,不是普遍性的就是特殊性的,不是人格化或个人的就是非个人的。  请注意这些概念的差别: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暂时性即起因是可以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普遍性即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特殊性即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8、;个人的即起因就是我;非个人的即起因是其他人或是其他情况。  让我们看一个消极解释的常见案例:  比如,当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我每一次考数学都不可能考好!”“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