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

ID:11183954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_第1页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_第2页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_第3页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_第4页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矿产资源论文矿产资源贫化地质论文: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分析【摘要】矿产资源是耗竭性的、不可再生的,是自然资源中使用价值相对较高的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本文将探索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如何对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开采和利用,降低矿床开采中损失率和贫化率,防止浪费和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矿产资源;贫化;地质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是对能源和矿物原料需求量增长最快的经济发展阶段。但从80年代初以来,能源和主要矿产品的短缺和矿床品位的降低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矿产资源的有限

2、性和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形势相当严峻,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矿床开采中损失、贫化较大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1.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和贫化现状由于我国国情、地质、水文、矿床赋存条件以及开采技术水平等原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采选回收率指标比较低。我国目前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只达30%左右,平均比国外低20%。例如有色金属矿的采选回收率为50%~60%,采矿综合回收率为33%,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率达到75%的选厂只占选厂总数的2%,而70%以上的伴生综合矿山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5%。据有色系统统配矿山1983~1991年综合资0料统计,我国铜矿石的损失率、贫化率分别为16.26%和1

3、9.6%,损失铜金属16.6万t,多采出废石2064万t;铅锌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分别为10.6%和19.7%,损失铅锌金属54万t;钨、钼、锡矿石的损失率为10.4%、17.6%和13.6%,贫化率为62.1%、26.9%和26.4%,如果计入保留矿柱的损失,整个采矿损失率高达30%~40%。就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保障程度而言,形势相当严峻:煤、磷、铅、锌、铁、铜、铝、铀、硫、石油等矿产可采储量仅为探明储量的21%(煤)~50%(铜),加之开采中的严重损失和浪费,采出矿量已经不能满足增长消耗的要求;铁、铜、金、钾盐4种矿产不能自给;石油及铅矿由于储采比小于30%而面临减产的趋势。就煤炭行业

4、而言,到1994年为止,仅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范围内就有近万座小煤窑非法开采,破坏可采储量28亿t。加之小煤窑开采用各种原始性、掠夺性方式,采厚不采薄,采浅不采深,吃肥丢瘦,煤炭资源回收率只有10%左右,甚至更低。总之,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严重的损失和贫化,一方面使矿产资源枯竭加剧,矿井服务年限大大缩短,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尖锐化;另一方面造成矿山企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并使企业陷入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窘境。2.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和贫化的根源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国家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仍未能解决破坏、浪费资源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矿产资源的产权不清,国家所有权虚置

5、,矿产资源名义上国家所有,实际上为占有者所有。矿产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来源于其有用性、稀缺性,这就决定了为满足社会对矿产品的需要,优等、中等和劣等条件的矿产资源都必须同时开采。由于资源稀缺性和所有权的存在,开采者要取得资源的开采权,就必须付给所有者一定的开采费用,作为对资源耗竭的补偿,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租金。在同一市场上,由于同等质量矿产品的价值是由供求平衡时开采劣等资源边际成本决定的,因此,开采中、优等资源与开采劣等资源相比,必然会有单位收益的增加,可以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效益的超额收益。由于优等和中等资源相对稀缺和所有权的存在,开采者在取得开采优等和中等资源权利时,不得不把差级收

6、益交给资源所有者,即资源的级差租金。矿产资源的价值等于资源的稀缺性租金和级差租金之和,它应该是资源所有者的收益。我国矿产资源长期无偿开采,实际上是资源的所有者放弃了资源资产的收益。矿山企业过度消耗国家的资源而自己却不受任何损失,并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这就助长了开采者为争获超额收益而开采优等资源、放弃开采较差资源的行为,造成资源人为的严重浪费与破坏。因此,资源长期无偿占有、使用和产权关系不清,是导致矿产资源损失、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3.解决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贫化问题的对策矿产资源损失、浪费首先在于资源产权关系。因此,解决矿产资源损失、浪费问题必须从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关系入手。按现代产权理论,产权

7、是指对第一经济资源的排他性使用权、收益的独享权和自由转让权。产权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经济活动中外部性造成的矛盾。通过产权界定引导人们在更大程度上将外部性内在化,从而减少或消除外部性。根据我国的特点,实现矿产资源的产权界定可以通过实行有偿出让特定矿产资源的采矿权,即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对矿产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这就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资产评估。由于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不可再生性和垄断性以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