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ID:11188509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_第1页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_第2页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_第3页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_第4页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郝国芳-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室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郝国芳摘要:阐述了黄瓜霜霉病是气流传染、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强的叶斑病。各地普遍发生,是温室、大棚黄瓜最严重的病害。霜霉病一旦发生后,如条件适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短时间内造成叶片大量枯死,直接影响结瓜,一般减产20%~40%,严重者达50%,甚至瓜未采收就拉架而造成减产。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应充分利用温室的密闭条件,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人为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调节冬春季节不同放风口,创造一个适宜黄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霜霉病菌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使霜霉病不发

2、生或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温室大棚;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1、发病特点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是日光温室、大棚黄瓜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如防治不力病情发展迅速,一般可减产20%-40%,重者减产50%以上。霜霉病发病时间主要是4-5月份、10-11月份,因保护地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小,适宜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幼苗期子叶较抗病,成株期顶部嫩叶比下部叶片抗病,基部老叶片由于钙积累较多抗性也强,而成熟的中下部叶片较感病;因此,植株上部嫩叶和底部老叶发病较轻,中下层叶片发病最重。 6

3、在生产中,大量反复施用各种化学农药防治,虽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农药残留量高,因而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由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给进一步防治该病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通过优化集成农业、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达到控制黄瓜霜霉病。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南方或北方有温室、塑料棚地区周年均可种植黄瓜,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夏;北方冬季不种黄瓜地区,则靠季风从邻近地区把抱子囊吹去,通过放风口进入温室、大棚,抱子囊在温度15-2O℃,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产抱子囊越

4、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小时以上抱子囊萌发和侵入。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孢子囊在5-30℃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1-24℃。病菌侵入的温度范围为10-28℃,最适温度为16-22℃。当气温在20℃时,潜育期仅4-5天,而高温或低温则需8-10天。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19℃。病害在田间发生的气温为16℃,适宜流行的气温为20-24℃。高于30℃或低于15℃发病受到抑制。病菌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有一定的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病菌不能产生孢子囊;空气的相对的湿度在83%以上,经过4h

5、就可以产生孢子囊。湿度愈高孢子囊形成愈快、数量愈多。孢子囊萌发要求有水滴,在有水滴存在的情况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因此,在黄瓜生长期间,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气候条件中,温度条件易于满足,而高湿和降雨成为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当日平均气温在16℃时,病害开始发生,日平均气温在18~6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迅速扩展。在多雨、多雾、多露的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 栽培管理可影响田间小气候,还可以影响植株的抗病性强弱。田间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除草不及时,可使田间湿度过大,利于病害的流行。土壤板结,施

6、肥不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保护地如果浇水过多,不及时通风换气,会使保护地湿度过高,叶面长时间结露水,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极易导致病害流行。黄瓜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很大,一般早熟品种抗性比晚熟品种的抗性差,品质好的品种抗性比品质差的低。另外,一些抗霜霉病的品种往往对枯萎病抗性较弱,推广后易使枯萎病严重发生。3、防治措施 3.1、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地应用抗病品种能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较抗病的品种有津研2号、6号,津杂1号、2号,津春2号、4号,京旭2号,

7、夏青2号,鲁春26号,鲁黄瓜4号、鲁黄瓜10号、鲁秋1号、济南密刺、中农5号、津研4号、宁丰1号、2号,冀菜2号,郑黄2号,吉杂2号,夏丰1号,上海洋径,杨行,杭青2号,中农3号等。在推广和种植抗病品种时,要注意控制枯萎病的发生。   3.2、培育无病苗,采用垄式覆膜暗灌栽培技术 6育苗温室与生产温室分开,减少苗期染病。采用加温温床育苗,温度较高湿度低,无结露发病少。定植大小行定植,大行60-70厘米,冬季大行不走水供管理用,小行40厘米,且在其中留出15厘米瓦垄沟,小行上覆90厘米宽地膜,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棚

8、内湿度。生产前期,尤其是定植后结瓜前应控制浇水,并改在上午进行,以降低棚内湿度;适时中耕,提高地温。  3.3、采用健身栽培技术 补充营养叶面施肥可加深叶片颜色、增加叶片厚度、增加植株抵抗力。早上9点正是温室、大棚密闭阶段,可在室内施放CO2气肥,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室温,减轻霜霉病的危害。由于植株体内液氮糖含量下降容易发病,在叶面喷施糖尿液(1:1:200)能显著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