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

ID:11189101

大小:10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_第1页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_第2页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_第3页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_第4页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综合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渲染(xuàn)宣泄(xuān)一暴十寒(pù)蜚短流长(fēi)B.挑剔(tī)粗犷(kuàng)风声鹤戾(lì)为虎作伥(chāng)C.僭称(jiàn)收迄(qì)怙恶不悛(quān)戛然而止(jiá)D.佣金(yōng)蛰伏(zhé)非分之想(fèn)察颜观色(yán)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看病难,看病贵”只是医疗体制矛盾暴露出来的,只有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才能根治这一沉疴,舍此别无他途。

2、②近日,公安部门借助高科技手段侦破了一起网络诈骗案,在铁证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认罪。③在抗癌明星座谈会上张老汉很自豪地说:“得病十几年了,我的身子骨还很硬朗。”A.假象服法虽说B.表象服法虽说C.表象伏法即便D.假象伏法虽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个矛盾心态,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者的身份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在政治考量方面多了一份顾忌和如履薄冰的心情。B.在朝鲜核试爆后,各媒体盛传中国军队在中朝边界修建铁丝网的说法纯属小题大做,其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按国际惯例从没有停止过在重要地段修建隔离网以加强国土防卫的工作。C.《

3、开罗》记者艾哈迈德说:“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已如行云流水;中国经济成就超越过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D.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把自己移情到其中的角色身上:该剧的火爆和20年前《平凡的世界》的走红如出一辙。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B.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

4、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C.疗效型化妆品除了有一般的化妆品效果外,还有作用于皮肤、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止细菌感染的效能,深受消费者青睐。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大国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增强的时代。B.真心希望2008年的北京,这位亲口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老先生能够在网球场上看到中国女网选手再次拿到奥运网球金牌。C.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

5、房大军中去,而且从严的政策,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D.以超级写实油画《父亲》而闻名的画家罗中立表示,他现在描绘城市生活仍然关注进城的农民,这是他的乡土情结,也是他选择的创作方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小题。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也都是有多巴胺方面的生理根源的

6、。看到了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必然产生这样的追问:通过技术手段寻求人的精神幸福的前景如何?既然多巴胺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在技术上能够人工合成多巴胺,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从而也增强了人的幸福感。在目前人们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幸福感如此匮乏的年代,如果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无疑是发挥了最重要的人文功能。传统的精神幸福是靠人文手段解决的,即使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如果具有丰厚的人文追求,人也是可以获得幸福感的,所以印度人才能拥有和新加坡人相同的幸福指数。这表明,至少在目前,人文手段

7、的作用依然是很大的。问题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增大,这种技术在将来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手段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种幸福感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幸福感可恰当地被称为“人工幸福”,因此多少带有“虚拟幸福”的性质,甚至与“虚假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它是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幸福?二是这种幸福感的内容问题。由技术手段造成的幸福感似乎是无对象无原因的幸福感。与在人文手段中,由有人文内容的对象激发了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了一种愉快的感觉不同,它是仅有多巴胺而无内容所导致的高兴。这种无原因、无对象的喜乐是否还属于精神正常的范畴?三是这种幸福感的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