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

ID:11199079

大小: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0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_第1页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_第2页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_第3页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_第4页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这一方面意味着企业文化是对本民族历史文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另一一方面也给企业开展跨国经经营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跨国公司是跨国体体、跨民族、跨地域、跨政政体的特

2、殊企业,在某种意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就是跨跨国文化公司。企业文化建建设决定着跨国经营的成败败。跨国公司必须在异域文文化环境中努力建设具有本本国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共同的价值标准、道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等,把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国员工凝聚起来,共同实施施公司的经营战略。一、、文化差异:“广州标致””之解体目前,世界最大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或或设厂。但是,一个不容忽忽视的事实是,进入中国的的跨国公司,有不少是由于于跨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企业业管理的困惑。统计数据表表明,在中

3、国建立的中外合合资企业中,有15%左右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止,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13/13成的企业不稳定占主要成分分。美国学者曼姆在分析析北京吉普的案例时也指出出:中美双方发现文化差异异比任何一方在合资企业开开办之前预想的都大。由于于文化差异导致合资失败的的企业个案,影响较大的莫莫过于广州标致的解体。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团公司、法国标致汽车有限限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法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标标致共有员工2000余人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法

4、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理。截止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计亏损亿元人人民币,实际年产量最高时时才万辆,未能达到国家产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5万辆的标准。同时,中法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存在分歧,合作无法继续。。1997年9月,中法国国签订协议,广州汽车工业业集团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司终止合作。广州标致的解解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和复杂的,汽车造型失误是是关键因素,但合作后期由由于文化的差异,双方目标标不一致,未能及时更换车车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广州标致合资双方在企业文文化建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现

5、为:表层-物质文化的的差异物质作为种实物形形态,在合资企业中为中外外双方所共有,是企业赖以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合乎企业自身文化特13/13特色的企业物质外壳是合资资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要外在因素。法国的资金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现代化大大生产管理方式移植到中国国后,必须面对大量低水平平的手工劳动操作。法方人人员要从习惯于高技术、大大规模生产的工作环境回落落到较初级的汽车生产方式式中。这需要一定的心理和和文化适应期。内层-行行为文化的差异广州标致致采用了法国标致的组织机机构设置,实行层级管理

6、,,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沿用法国标致的全套套规章制度。但是,这套规规章制度有很多地方不符合合中国的国情。法方人员在在许多情况下采取强制的方方式要求中方人员贯彻实施施其管理模式,这往往使中中方被管理者对规章制度产产生逆反心理,并在管理的的空隙中尽可能地应用中国国的管理方式,使制度化管管理难以贯彻实施。深层层-精神文化的差异企业业精神是合资企业创造的精精神财富,是合资企业赖以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合资资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力的有机结合体。广州标致致建立12年来,中法双方方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致

7、致力于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塑塑造,没有意识到共同价值值观的塑造可以减缓文化冲冲突,没有提炼出比较符合合广州标致实际情况的企业业精神,这就使中法双方未未能齐心协力、统一行动。。加之中法合资双方没有致致力于协调投资目标期望的的差异,导致许多决策出现现意见分歧,使决策权共享13/13享这一合资企业的重要特征征无法实现。透过广州标标致解体的全过程,可以看看到表面上由各方资本、技技术、人员、劳动有机组成成的合资企业,其深层次的的内涵则是文化的交汇、冲冲突与融合。更多的合资企企业管理实践表明,由于文文化差异的存在

8、,中外双方方在交流与合作中常存在以以下问题:1、中外双方方对各自的政治、经济、法法律、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境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敏敏感性差,双方往往依据自自身的文化,对来自对方的的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从从而产生了不少误解和冲突突。2、对对方的公司文文化及管理方式缺乏了解,,或完全照搬外方模式造成成“水土不服”现象;或双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造成“双重指挥系统”现现象。3、双方对合作中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的程度没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文化化适应能力、解决文化冲突突的技能都差强人意,同时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