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

ID:11201269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_第1页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_第2页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_第3页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_第4页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土地资源构成元素对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的影响论文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农业用地外,还有一部分是难于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质荒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泽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些难于利用的土地正在变得可以逐步用于农业生产。就我国的土地资源与国外相比较,存在以下特点:1.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根据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3%,仅次于苏联和加拿大而居世界第3位。耕地面积按沿用习惯亩统计数字为14.9

2、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freel以上,高原上山岭宽谷相间,湖泊众多,气候寒冷,难利用地面积大,以高寒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集中分布在藏东南—横断山地区;由青藏高原向北跨越昆仑山、祁连山,向西跨越横断山,即进入第二级,大致为海拔2000~1000m高原、盆地,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至雪峰山一线以东则是第三级,大多是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和200m以下的平原,是中国工农业发达地区。(2)东部季风强烈影响的西部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西坡,南沿内蒙古高原东南部边缘,向西南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直接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相接,

3、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吻合,也是半湿润的森林草原与半干旱草原的分界线,构成了中国农区与半农半牧区、牧区的地域分异,形成了中国土地利用最明显的东西差异。东南部地区光热水土匹配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全国近90的耕地和非农用地、80的林地和85的有林地集中在此,是我国工农业用地集中地区;土地利用以农林为主,除去东北区外已基本无后备土地资源。西北部地区或气候干燥、或热量不足,光热水土匹配欠缺,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这里人口稀少,草原辽阔、畜牧业比重大,绿洲和河谷农业发达,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以牧业为主,未利

4、用土地占全国的80,牧草地占全国的90,发展农牧业尚有很大潜力。(3)在东南部地区,秦淮线相当于800mm等降水线,是降水和蒸发基本平衡的界线。它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直接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南北地域差异和土地现实生产力和生产潜力的突变。秦淮线以北蒸发多于降水,旱地占绝对优势,水田只占耕地面积的5.5,水浇地占24.6,除华北平原可以一年两熟外,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多为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秦淮线以南降水大于蒸发,以水田为耕地的基本形态,旱地约占1/3,农作物可以稳定地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亚热带代表性的经济林如柑桔、茶叶、油桐、油茶等普遍分布。(4)西

5、北部地区,沿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为界,可明显分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12、1。西北干旱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除局部地区为外流区外,大部为内流区域,水资源极度缺乏。土地利用以草地畜牧业为主,未利用地面积较大,一般是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其中,年降水量250mm的等值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是旱作农业的西界,在许多地区表现为半农半牧区与纯牧区的分异。青藏高寒区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多数地区热量欠缺。土地利用以高寒草地畜牧业为主,未利用地超过1/3,农林牧用地相对集中分布。青藏高原区是青藏高寒区域的主

6、体部分,未利用地占2/5,主要是戈壁、寒漠;天然草地占1/2,高寒草地畜牧业是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仅见于藏南、青东湖盆和谷地;藏东南—横断山区可以看作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土地利用是以林地为主、牧草地为辅的林牧结构,既有别于四川盆地的农林结构,又有别于云贵高原的林农结构,远不同于青藏高原的高寒牧业类型,从进一步分区更可看出其过渡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述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大体控制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尺度分异规律,作为分区的基本界线,在各级区划中都应有所反映。此外,还要注意区位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

7、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带和西部边远地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分异以及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别上。沿海、沿江、沿线、沿边以及大城市经济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最大的区位差异和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综上所述,首先可以按照全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异大势将全国划分为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4大块。在东南半壁,位于秦淮线以北的北方地区,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3个区;秦淮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可以分为川陕盆地、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山地和东南沿海5个区。在西北半壁,北部可以分为东部内蒙古草原区和西北干旱区;南部则可分为

8、青藏高原区和藏东南—横断山区。这样,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划分出12个土地资源利用区,最终各土地利用区的主要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