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

ID:11208001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_第1页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_第2页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_第3页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词类划分之我见【内容摘要】汉语词类的划分需要做到词有定类,在词典里就可以注明它是什么词类,而不是等它进入句子里才能确定它属于什么词类。需要我们根据意义,语法范畴来区别一个词的词类。王力先生提出了划分词类的三个标准,即“第一,词义在汉语词类划分中是能起一定作用的,应该注意词的基本意义跟形态、句法统一起来;  第二,应该尽先应用形态(如果有形态的话),这形态是包括构形性质的和构词性质的;  第三,句法标准(包括词的结合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标准,在不能用形态标准的地方,句法标准是起决定作用的。  这三个标准时有机联系着的;不是根据三个标准来分

2、类,而是要求同时适合这三个标准。” 【关键词】词类  标准  语法特性   我国绝大多数语言学家,如黎锦熙、王力、吕叔湘、曹伯韩、陆宗达、俞敏、文炼、胡附等人,都肯定汉语有词类,但是对于词类的划分标准,却有不同的意见。现将曾用过的标准,归纳如下:  1 意义标准  《马氏文通》是以意义为标准来划分词类的代表。马氏说:“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①“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②“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曰静字”③“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④。马氏称词为字,名字即名词,动字即动词,静字即形容词,状字即副词。《马氏文通》影响很大,不少语法著作

3、都是采用意义标准。  2 句法标准  黎锦熙先生的著作是以句法标准划分词类的代表。《新著国语文法》绪论说“国语的词类,在词的本身上无以区别:必须看它的位置、职务,才能认定这个词属于何种词类……国语的九种词类,随着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或职务而变更,没有严格的分业。”概括说起来,就是“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即根据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或作用来决定它属于哪一类词,离开句子就不能决定它属于哪一类。按照这种说法,词类和句子成分是有对当关系的。例如“哭,有什么用呢”的“哭”、“吹就是光说不做”的“吹”、“他最讨厌虚伪”的“虚伪”都是抽象名词,因为在句中充当主

4、语或宾语;“铁桥”的“铁”,“飞鸟”的“飞”被看做形容词或形容性,因为都是充当名词的附加语;“这个孩子真奇怪”的“真”、“汽车在马路上来回地飞跑”的“来回”和“飞”都看作副词,因为充当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语。用这种标准划分词类,似乎比较方便,可容易导致词无定类。3 形态标准  有些语法学者肯定汉语的词有形态,有的还认为汉语的形态丰富,主张把形态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如陆宗达先生在《汉语的词的分类》一文中说:“实词怎样分类呢?咱主张按形态分。汉语的词有形态没有呢?有人说没有,因为写到纸上的那一个一个的方块儿实在看不出什么形态来。可是咱们谈语言

5、是谈嘴里说的话,这里面形态变化可丰富之至哪!”他举“好”、“飞”这两个词做例子说明形容词和动词有不同的形态:“好”重叠起来变成“好好儿”,第二个音缀带重音,用高升调,并且儿化;可是“飞”重叠起来变成“飞飞”,第二个音缀没调形,也没重音,但这种形态标准时有局限的,因为较多的词没有声音上的变化,同时这些声音变化只有北京地区的人才会分辨。  4 “词汇·语法范畴”标准  这种划分要求我们根据意义、语法范畴来区别一个词的词类,要兼顾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作用两个方面,不能只顾一头。要区别一个词在语法上的经常功能和临时功能,我们说;和事物范畴相当的是名词

6、,和行为范畴相当的是动词,和性状范畴相当的是形容词。在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名词的时候,要看它是不是经常具有主语和宾语的功能;在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动词的时候,要看它是不是经常具有叙述语的功能;在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形容词的时候,要看它是不是经常有定于的功能。  名词用作定语的时候,只是定语,不是形容词。例如“中国文学“,“中国”仍旧是名词。名词用作描写语的时候,只是描写语,不是形容词。例如“不男不女”,“男”“女”受否定词“不”的影响,临时功能是描写语,但是“男”“女”并不因此变为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的时候,只是状语,不是副词。例如“人立”,“蛇行”,“

7、人”、“蛇”的临时功能是状语,并不因此变为副词。  动词用作主宾语的时候,只是主宾语,不是名词。因此,“不怕慢,只怕站”的“站”字虽用作宾语,不算是名词。有少数动词已经变了名词,因为它经常被用作主宾语,不用作叙述语,例如“思想”。但这一类词是不多的。形容词用作主宾语的时候,只是主宾语,不是名词;用作状语的时候,只是状语,不是副词。因此,在“慢车”、“不怕慢,只怕站”、“慢走”这三种结构里,“慢”都是形容词。  这样,副词的范围就小多了,只有专用作状语的词才是副词,如“都、只、越、更、很、还、小”等。能用作定语修饰名词的不算副词,如“快、慢、

8、早、晚”等。  这样,汉语词有定类,而不是等它进入句子里才能决定它的词类。  王力先生是赞同这种分法的,他在《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中总结出汉语划分词类的三个标准:  “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