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特岗考试大纲

体育教师特岗考试大纲

ID:11209212

大小:3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0

体育教师特岗考试大纲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体育教师特岗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初中体育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一)学校体育学1.了解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体育的特点;;“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和内容。了解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了解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特征;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体质教育思想的内容。2.了解社区体育概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了解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概念,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原则。重点了解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终身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了解

2、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学校体育与媒介教育。3.了解初等、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及不同教育及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与一般功能,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与效果目标。了解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4.掌握体育课程的概念;了解不同体育课程的类型。重点掌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体育与健康标准的理念和内容。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5.掌握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和功能;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发

3、展的方向。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达。了解不同学段(大中小学)体育教育目标的独到性和衔接性。6.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基本要素的组成。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7.掌握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理解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过程要素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重点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目标。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理解体育教学中交往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及类型与过程。掌握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概念,体育教学过程中六个基本规律。学生主体

4、性原则、身心发展原则、技能教学为主原则、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和全面效益原则的概念、依据和贯彻要求。8.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分类和结构,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中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理解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和意义;能够正确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组成和一般程序;重点掌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的实施与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9.理解课余体育的概念,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掌握

5、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原则、内容与计划。了解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体育课管理、体育教学管理、课余体育管理)。了解学校体育法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0.理解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劳动特点;重点掌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职责。掌握体育教师教育培养的发展趋势。(二)运动解剖学1.掌握运动解剖学的概念及穴位术语。2.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掌握组织的构成分布及功能。3.了解骨的形态分类及分布;重点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了解全身肌肉的分布、分层概况;熟练掌

6、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分析。4.掌握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及结构特点。5.掌握心血系统的组成;心传导系统的组成与功能。6.了解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各部的组成;掌握反射、反射弧的概念及各部组成。7.掌握视器、位听器、皮肤、本体感受器的位置、分布及形态机能及结构特点。8。了解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口腺和胸腺的位置。(三)运动生理学1.掌握生命的基础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适应性、生殖)、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2.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掌握兴奋是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理解骨骼

7、肌收缩的滑行学说和肌肉收缩兴奋——收缩耦联过程。3.掌握内环境的概念和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与酸碱度;红细胞的组成和机能。4.掌握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训练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5.掌握呼吸的概念,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通气功能、气体运输和呼吸运动的调节。6.掌握消化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小肠的吸收;三个供能系和供能过程;体温的调节机制。7.掌握原尿生成过程和肾脏在维持水平衡中的作用;了解尿生成过程和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8.了解激素的一般特性和作用原理;掌握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

8、激素和作用。9.了解视觉的机能;重点掌握位觉、本体感觉的机能和作用;掌握姿势反射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掌握肌紧张和牵张反射的概念;理解学习的过程及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10.掌握超负荷、专门性、可逆性、个别对待训练原则的概念及实践应用的意义与方法。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负荷阈的概念。掌握训练的生理评定原则和运动心率的测定与评价。11.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和神经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