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

ID:11212916

大小:1.20 MB

页数:270页

时间:2018-07-10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_第1页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_第2页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_第3页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_第4页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_含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版)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二OO八年六月270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在《城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掌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一、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

2、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1.城市与城市发展1.1城市与乡村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管辖的意义辖的意义乡村:通常将建制镇以下的居民聚集地称为乡村。村包含行政村与自然村。1.1.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基本特征:①人口高度集中②有较强的异质性③建筑密度高④社会结构复杂(2)乡村的基本特征:①人口相对分散②有明显的同质性③建筑

3、密度低④社会结构较单一1.1.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1)城市社会经济的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之为非农业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乡村社会经济的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1.2.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1)城市的含义: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2)城市的形成: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最早的城市产生于人类劳动大分工,两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对于城市的产生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①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②城市是人类第二次

4、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的分离为标志的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城市。③记载中最早的城市:以目前考古发现为依据,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3)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总结城市发展的动因也说就是要分析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与转移成为了可能。二是“城市的引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对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有促进作用。2701.2.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1)

5、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大的发展阶段。(2)差异:①城市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发展史。②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③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历史,但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④历史上出现过我国的唐长安城和西方的古罗马城这样的规模达100万人口的城市。⑤在2000年,全世界约有5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1.2.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

6、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1.3城镇化及其发展1.3.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地理扩散过程。1.3.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道路又是一波三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

7、城镇化空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呈现以下基本特征:1、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1.3.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1)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