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

ID:11214678

大小:31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0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摘自水野弘元着、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究》(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出版,2002) 一、原始佛教的心识论  (一)佛教与心识论[301]在这里所谓的「心识论」,虽然相当于普通所谓的「心理论」,但是,佛教的心识论在意义上并不是像一般的心理论一样,是心理论自体(本身)的学说,所以,我避免使用「心理论」这种一般的术语,而想依照佛教自古的表现方法,称为「心识论」。虽然这里所讨论的事项,是心的主体、性质、状态、作用,与一般的心理论并非完全不同;但是,它只局限与达成佛教理想之目的有关的心理论,所以不采

2、用一般的心理论。因此,西方佛教学者称之为「伦理性心理论」(ethicalpsychology)或「心理性伦理学」(psychologicalethics)1。但是,佛教心理说不单只是伦理性,也具有宗教性、哲学性的意义,可说是广义的人类学,乃至人格心理说。佛教的理想是在于人格的完成。所谓理想人格的佛陀,是指在个人[302]及社会上的完成者,而使个人及社会发展至理想状态,此乃佛教之目的,因此,伦理性、人格性、宗教性的心理说,即是佛教心理论的心识说。佛教所说的是:没有理想的无自觉者,是在怎样的状态?为何会苦恼,

3、轮回三界而不向上发展?如何才能脱离此无自觉的状态,向理想世界发展?对于如此的人生动转,做合理的理论性解释;又根据此正确的知识,如何才能从无自觉状态,向着自觉的理想世界前进?佛教认为,不论是堕落流转的状态,或者是向上发展的状态,如此的人生动转,皆是以我们的心之动转为中心而运行,所以,佛教教理学说,广义来说,都与「心的状态」有关。不论是谈苦恼,或者谈脱离苦恼的净福状态,皆与心的作用有关。  (二)原始佛教与心识论在原始佛教─即释尊或佛灭后百年期间的初期佛教,心识论尚未成为所谓「心识论」的问题,只是在谈人们的苦

4、恼及其解脱时,同时也会自然说明心识。在此意义下的心识说,可从佛教的根本教理─五蕴说、十二处十八界说、缘起说等中发现。【五蕴说与心识论】所谓「五蕴」,即五个蕴(群、众,skandha,khandha),将构成我们身心要素的「群体」,分成色(rūpa肉体、物质)、受(vedanā苦乐的感受作用)、想(saṁjñā,saññā心像、表象及其作用)、行(saṁskāra,saṅkhāra意志等心之作用)、识vijñāna,viññāṇa认识判断之作用)五种。其中只有色蕴是肉体性物质,其余四蕴与精神作用有关。如此,

5、五蕴表示我们的肉体精神,但是,后来不仅指个体,也意指我们内外现象存在世界的全体。[303]在这种场合中,色蕴意谓物质者,其余四蕴意谓精神性者。不论是何者(*个体或内外现象存在),物质以外的四蕴皆指精神性要素存在,指心的种种作用。如此的五蕴是为何而说?那是为了说明构成我们个体或内外现象存在的五蕴,任何一种皆非永恒不变,而是恒常在变化(无常)者,没有固定性者(无我),容易受苦(苦)者。也就是,为了论证佛教根本立场的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ā),而说五蕴。此五蕴不论是善或恶,皆

6、是变化的,若除去坏的条件,加上好的条件,我们的人格就会逐渐趋向理想;反之,若加上坏的条件,则会陷于苦恼的状态。为了说明如此的事实,而说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教示。在原始圣典中,有许多叙述此意义的经典。【十二处十八界说与心识论】五蕴是将我们的身心环境,做要素性的大致分类,而十二处十八界说,则是分类考察我们的认识关系。所谓「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六根),与六根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外处(六境)。我们藉由五种感官及意识(第六感),在认识对象时,必须要有主观的认识能力─六根,以及作为对

7、象的客观之六境。有主观与客观,再加上有对此之注意作用等,才会有眼识乃至意识,所谓六识的认识作用产生。于十二处再加上此六识,则是十八界。十八界说明了认识时所生起的,六方面的认识成立条件或状态。说十二处或十八界的理由,与五蕴的情况相同,是为了证明任何一种要素或状态,皆是无常、苦、无我的。五蕴也好,十二处十八界也好,皆是为了说明:一切经验性现象的存在,皆非固定常住不变,它不能独立而绝对的存在,而是受到周围种种条件的影响,时时刻刻在变化。[304]在十二处十八界说中,与心识有关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8、识六识。因为此六者是依视觉作用而生起的认识,乃至依意识作用而生起的认识,所以,六识似乎本来只是指认识作用的心之「作用」而已。从根(主观)、境(客观)而生识的「识」,即是此义,它是认识客观的认识作用。不只是十八界的六识,五蕴说中识,本来也意指如此认识作用的心之「作用」。后来则将识看成是作为识体的心之「主体」。【识的意义之变化】「识」(vijñāna,viññāṇa)一语,是从动词vi-jñā(知道)而来的,「vijñāna」意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