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

ID:11216780

大小:3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_第1页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_第2页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_第3页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_第4页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错误》郑愁予语文教学设计《错误》郑愁予【学习任务分析】:本文被选入高一人教版必修课本中,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适合同学们通过分析诗中意象的象征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情怀,从而理解此类现代诗歌的特点。【学情分析】: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给解读诗歌的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学习初步感悟文本。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从”诵”、“赏”、“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

2、品文档★《错误》郑愁予语文教学设计《错误》郑愁予【学习任务分析】:本文被选入高一人教版必修课本中,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适合同学们通过分析诗中意象的象征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情怀,从而理解此类现代诗歌的特点。【学情分析】: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给解读诗歌的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学习初步感悟文本。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从”诵”、“赏”、“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

3、档★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诵读词篇,赏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并从中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一个小镇上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遗憾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鉴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并针对其中鲜明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好的诗歌应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对郑的诗歌创作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能通过炼字炼词,准确找出诗中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对诗中意象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错误》的故事。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说出诗人借“归人”这一形

4、象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教学重点】:能够把握文中意象,并理解这些意象在文中所表达的象征含义。【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借“归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情感故事内涵。【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陶冶法【课时安排】:10分钟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当代诗人。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在北平长大,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

5、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2、词语解释:①底:通“的”,多见用于民国时期。②跫(qióng)音:脚步声。二、文本感知:(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山水空灵,暮色渐近,烟波江岸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吱呀”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一声,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推开木窗,眼神急切而伤感,她在期盼着谁?又是谁的马蹄声惊扰了她寂寞的心?(展示江南美景图)(二)引导赏析(8-10分)1、时间、地点、人物是一个完整故

6、事的基本要素,请同学们翻开今天我们要学的诗《错误》,这首诗就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一遍,找到这三个要素。主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错误》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美丽的故事?学生:时间:春天(三月)地点:江南人物:“我”和女子老师总结补充:找得很好,在诗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体现时间的词,如“东风”(指出象征春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柳絮(一般在春天飘零)”,“春帷”。这首诗讲述了在江南的春天我和一位女子间发生的故事。2、大家讨论1分钟,猜一猜诗中的“我”和“女子”是怎样的身份?(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先写在黑

7、板上,“我”指代游子,“女子”是一位思妇。)3、那么,我和女子最初是如何“相遇”(点出相遇可能是作者的想象)的呢?诗人第一次提到女子是在哪里?学生:“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4、你从哪个词看出了女子呢?学生:容颜。5、对,容颜是女子的象征,那么此时女子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平静的还是有起伏的?学生:是有起伏的。“如莲花的开落”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1★精品文档★老师总结补充:这里用莲花的开落象征着女子的心情。(PPT上显示出莲花盛开和凋零的图片,以及《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