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ID:11219336

大小:101.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_第1页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_第2页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_第3页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_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6期JournalofAnkangUniversityVol.24No.6关于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兼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曾中秋(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陕西安康725000)摘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可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农业资源利用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状况,从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保护、旅游产品的科学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词:乡村生态旅

2、游;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12)06-0041-04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以各种不同类型、主题与个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载体,以“乡村”体验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是对生活形态的感受,更是对地域文化差异性的文化体验以及对相应的文化溯源感受的追寻。只有注重区域原生态核心价值的传承和开发,坚持差异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

3、合。一、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及其生态属性(一)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y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它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的定义,“乡村旅游是发生在农村地域上的旅游活动,农村特色、乡土风俗、田园风光是农村乡村旅游的核心和

4、独一无二的卖点”[1]。我国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其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吸引物,通过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效益,积极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以及通过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来促进整个旅游业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以上定义单纯地从人的生活体验和旅游角度阐述,无疑弱化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属性,即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任何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均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化的特有属性,才构成了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并为旅游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相对城市多样化的文

5、化形式而言,乡村游更是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属性。(二)乡村旅游概念的生态属性乡村生态旅游的传统文化属性就是其所具有的原始生态属性。所谓生态属性,即乡村中相对保持较原始的民风民俗、历史古迹、人文典故、生活习惯等历史人文方面的遗风遗俗和宜人的乡村风貌、田园风光等自然美景,它包含历史人文和自然和谐两方面因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生活所不具备的生态美。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旅游的生态属性无疑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有效结合,这一结合所表现出的美学价值和城市生活的美学价值是截然不同的,而这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对城市居民有

6、着强大吸引力的原因。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为乡村生态旅游做如下定义:乡村旅游是相对城市生活而言的一种文化活动,它从文化的差异性出发,让城市人体验农村自然、人文生态价值,并把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生态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生态文化审美追求的新型旅游形式。收稿日期:2012-09-07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安康生态型旅游村发展模式研究”(2010JK002)作者简介:曾中秋,女,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政治与历史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41二、人文生态的传承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

7、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地域原生态文化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其实,城市人印象中最初的乡村旅游就是郊游,当郊游的感官体验转化成文化体验时,也就开始了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时下流行的“农家乐”,就文化构成而言,它属于狭隘乡村旅游范畴,只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是乡村旅游概念的全部。现在很多研究者,在谈论乡村旅游发展时,多将目光局限在“农家乐”方面,从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来看,这一认识无疑会弱化乡村旅游良性和持续的发展。任何文化形态都是相关地域人文历史延续的真实反映。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看,乡

8、村旅游所表现出来的区域原生态文化实质就是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生态理念的延伸。中国的农耕文明史,归根结底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发展史,几千年来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耕文化。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也是基于农耕文化产生的,并因此而形成异彩纷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愈发呈现出现代城市文化逐渐消解传统文化的趋势,传统文化中一些原生态的生活文化习俗逐渐从城市人的生活中消亡,而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形态由于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