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

ID:11221791

大小:9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_第1页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_第2页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_第3页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_第4页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上 10 《衣食的来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衣食的来源(第一课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内容】“生活离不开它们”、“粒粒皆辛苦(第57页)”板块【学习目标】1.知道衣食对人生存的重要,了解衣食与农业生产是密不可分的。2.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活动准备】单号组收集食品的商标,双号组收集衣服的商标。【活动方案】活动一:生活离不开它们1.为家人准备一顿午餐,你会采购哪些食物呢?快速写在下面的圆圈内,想想:这些食物来源于哪里?食物要适量并注意合理搭配哟!蔬菜主食水果荤菜2.汇报交流。一、谈话揭题1.谈话:同学们,每天早晨当我们从甜梦中醒来,首先是——(示范穿衣)(出示:衣),接着——(示范吃早饭)(出示:食

2、),然后背上书包去上学。当你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时,有没有想过,它们(手点衣食)是从哪里来的呢?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示:的来源)一起读——二、实施活动(一)活动一:生活离不开它们1.过渡:衣食来源于哪里呢?我们先从吃饭说起。(屏幕出示活动一的内容)如果你有一次机会为家人准备一顿午餐,你会采购哪些食物呢?快速写在下面的圆圈内,想想:这些食物来源于哪里?开始完成活动一——2.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3.展示。(预设答案:主食类来源于农民伯伯种植的大米、小麦等;鱼肉类来源于农民伯伯养殖的家畜、水产品;蔬菜类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水果类来源于农民伯伯种

3、植的果树……)4.小结:这些在农村种植或养殖的产品,6活动二:衣食之源在农村1.自主完成课本第56页的“连一连”(如有困难,和同桌商量商量)。2.小组合作:根据收集的商标说说下表的内容(单号组研究食品,双号组研究衣服),确定好汇报人员。食品名称(衣服名称)主要配料(主要成分)来源于哪种农产品?我们研究发现3.全班汇报(连线题抽号汇报)。活动三:粒粒皆辛苦1.看懂课本第57页的图,想一想:馒头是怎样诞生的?阅读《馒头的诉苦》,听一听馒头的心声。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人员。①将黑板上馒头诞生的过程按序排列。②馒头的诞生过程让你感受到什么?③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什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4、—农产品。(课件出示:农产品)(二)活动二:衣食之源在农村1.过渡:一起来认识几种农产品——(出示:大豆、玉米、棉花、水稻、小麦图片)水稻和小麦有些难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区别?(看外形)(出示:大米、面粉图)这些农产品本领可大啦!摇身一变,能变成各种食品,有的还能做成衣服和生活必需品,你不一定能认出它们是哪些农产品变身来。一起看活动二,(出示活动二的内容)谁来读——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食品配料、衣料成分较多,要关注食品的“主要配料”、衣料的“主要成分”。3.展示:食品类交流完,小结:原来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包括同学们爱吃的零食都是农产品的“变身”。衣服类交流时,需要点拨

5、:化纤、涤纶、氨纶、晴纶等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化工产品。4.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吃的、用的,身上穿的很多都和农产品有密切的关系。(三)活动三:粒粒皆辛苦1.过渡:大家看,这是我们国家的——(出示国徽图)国徽外圈是什么图案?(出示:麦穗)可见,粮食对我们国家很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正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衣食的来源。为了种好粮食,他们常常起早贪黑,不辞劳苦。请看活动三——粒粒皆辛苦2.小组学习、讨论。3.展示:63.全班交流。【检测反馈】一、自我检测。1.我们吃的大米是由加工成的,吃的馒头是由加工而来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四周是。3.每一粒粮食都,我们要自觉劳动成

6、果。二、交流完善。预设答案:①耕地→播种→培育→收割→磨面→和面→制作→蒸熟(引读)②我感受到一个馒头原来要经过这么多工序,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齐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节约习惯。(板书:自觉珍惜)(四)总结延伸1.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的,农村就是我们衣食的来源。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服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引读板书)2.延伸:瞧,肥沃的田地正在为我们孕育更多的农产品呢!(播放《希望的田野》歌曲配以田野和农民劳动的场面图片)三、检测反馈板书:衣食的来源耕地→播种

7、→培育→收割→磨面→和面→制作→蒸熟来之不易自觉珍惜610衣食的来源(第二课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内容】“粒粒皆辛苦(第58页)”“希望的田野”“小辞典”板块【学习目标】1.能够分辨日常饮食行为的正确与否,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2.感悟农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活动准备】1.上网了解袁隆平爷爷的事迹。2.通过各种渠道,知晓一些农业科技的新信息。【活动方案】活动一:衣食之源在农村1.组内交流一两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2.“树连树,根连根,衣食之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