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

ID:11222754

大小:22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0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_第1页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_第2页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_第3页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_第4页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漆、香蕉水、氧气、乙炔msds》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第1部分产品概述化学品中文名称:油漆化学品英文名称:COATING中文名称2:塑胶漆技术说明书编码:CASNo.: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CASNo.CH5(CH3)40%CH3,COOCH2CH2CH315%CH3,COOCH31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吸入,眼部接触,皮肤接触,吞食。健康危害:头晕、头痛、恶心。环境危害:一旦油漆进入下水道,将污染河水。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送院就医。吸入:应速带

2、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环境通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较易燃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应用二氧化碳﹑干化学粉末、泡沫、砂、泥土或水雾(不可用水喷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1.产品意外溢出时能采取之步骤消除一切可能火源,例如火焰、火花。从该区域撤离人员。避免吸入其气体,并戴上能提供所需空气之呼吸器械,呼吸口罩只可在撤离时使用。2.少量溢出用沙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以待日后处理。3.大量溢出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

3、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槽罐以备日后回收或处理,否则按处置小量溢出的方法处理溢出之液体。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轻拿轻放。远离火源。储存注意事项:1.独立摆放于通风区域;2.严禁烟火;3.工场内保持良好通风状态;4.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发生;5.用容器密封盛装。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前苏联MAC(mg/m3):TLVTN:TLVWN: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工作现场安装排风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呼吸系统防护:至少需佩戴活性碳器皿,有条件时可佩戴

4、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有色液体,有轻微刺激性气味。pH:6-8熔点(℃):55℃沸点(℃):110℃相对密度(水=1):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饱和蒸气压(kPa):9.66mmHg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闪点(℃):-4℃引燃温度(℃):爆炸上限%(V/V):1.8%爆炸下限%(V/V):10%溶解性:溶于天那水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于产品表

5、面之喷涂。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明火,火花。聚合危害: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返还给供应商进行再生和无害化处理。废弃注意事项:不能擅自将油漆向下水道倾倒。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UN编号:包装标志:包

6、装类别:包装方法:铁皮桶。运输注意事项: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无资料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无资料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氧气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氧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氧气化学品英文名称:oxygen;分子式:O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氧≥99.99%7782-44-7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7、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燃爆危险:本品助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

8、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