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

ID:11223824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_第1页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_第2页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_第3页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_第4页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张维耿客家话水源音既区别于梅州话又区别于赣南话,又深受粤方言的影响,但因保留着客方言的基本特征,属于客方言的一个分支。受赣南客方言的影响,表现在水源音有7个声调,去声分阴阳,阳去的调值为31,还保留了少量赣南客家话的读音,如“食紧”的“紧kin”,“一介”的“介kai”。受粤方言影响,水源话有撮口呼;中古微母字在如无、武、舞、雾、侮、文、问、闻、万、物、望等,在惠河话读m;客家话普遍的情况是阴入低,阳入高,而河源话、惠州话是阴入高,阳入低;客家话有些声母为k的字音,水源话读f

2、,如“科”、“宽”、“快”、“阔”等。水源话有不少词语更是直接从粤方言吸收过来的,如“看”叫“睇”,“给”叫“畀”,“骂”叫“闹”,“睡”叫“瞓”,“鸟”叫“雀”,“明年”叫“出年”,“中午”叫“晏昼”,“清早”叫“朝早”,“倒闭”叫“执笠”,“鞭炮”叫“炮仗”,“上学”叫“返学”,“祖母”叫“阿嫲”等。2008年9月9日,河源客家语电视栏目正式开播,以佗城水源音为播音标准音。这是客家地区电视台正式以水源音作为标准音播音的开端,引起了客家学研究者的注目。水源音的“水源”,毫无疑问是指的东江之源。东江水

3、系上起新丰、龙川、河源,下至惠州、博罗,其水源在赣南。一支发源于寻邬,称寻邬水;一支发源于安远,经定南流入广东,称定南水。寻邬、定南二水在龙川县东北汇入东江,现建有一大型水库,即枫树坝水库。据《长宁县志》卷八:“开建之始祖,自福建而来则为客家话,自江西而来则为水源话。”因此,有人认为,东江一带的客家话水源音是来自赣南老客的客家话,就像粤北东北部的南雄、仁化、始兴一带的客方言,看作来自赣南的老客一样。这一看法值得商榷。周日键先生在《新丰方言志》中曾经指出,这话不可信,理由是新丰的居民既有来自江西的,也有

4、来自福建的。⑴其实东江一带的居民,不仅来自江西、福建,更多的是来自现今的梅州。据龙川129个自然村居民姓氏源流的调查,各姓多为宋明以来自兴宁、五华、梅县以及翁源、赣州等地迁来。⑵又据《惠州府志·郡事记》记载,明万历二十年以前,惠州一带居民很少,后从兴宁、五华、安远、武平陆续迁来许多居民。⑶这是因为,明末清初以后,以梅州为中心的客方言区人口激增,又受到清初迁海政策的影响,客家大本营的居民便逐渐向外迁移,进入了客家民系的播迁期。粤东客家人的播迁,其中一支先进入龙川、河源一带,经由东江迁移至珠三角丘陵地区,

5、由此延伸了长达数百公里的客家居民区,即惠河片客方言区,并形成了龙川、河源以至惠州、博罗一带的客家话水源音。从地缘学的角度来看,赣南经寻邬、安远二水可直通东江。得舟楫交通之便,在明朝初年,东江上游确有一些客家人是从赣南迁来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不少人回迁。据统计,明中叶以后经龙川回迁到赣南的县就有赣县、安远、信丰、定南、全南、南康、上犹、大余、崇义、寻邬、万安、遂川、井冈山等共21个,其中以原籍兴宁的最多。⑷这样一来,龙川、河源一带的居民就大多来自梅州或由福建经梅州迁来,而赣南迁来的只占少数。可

6、以认为,在龙川、河源的东江一带,来自梅州和赣南两地的客家移民和原住民长期杂居在一起,他们所说的客家话,理应经过一个混化的过程,才产生了既区别于梅州话又区别于赣南话的客家话,即惠河一带的客家话水源音。因惠河一带的客家话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可以扩而大之,把惠河片凡具有这些相同特点的客家话都称为水源话。新丰方言分客家话和水源话,其水源话分布于邻近河源市的丰城、马头、石角、大席、梅坑五个乡镇,⑸理应并入惠河方言片的水源话之中。水源话保留了客家话的基本特征。如古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不论是平声还是仄声,一律读送气声

7、母,像“白”、“暴”、“步”、“部”、“餔”、“病”;“大”、“达”、“敌”、“代”、“盗”、“电”、“读”、“毒”、“独”、“度”;“共”、“旧”、“件”、“近”、“跪”;“在”、“自”、“座”、“坐”、“住”、“杂”、“罪”、“造”等字音都是。再如古无轻唇音(即唇齿音),只有重唇音(即双唇音),在水源话话里也还留下一些痕迹。像“粪”、“痱”、“斧”、“腹”,“甫”、“辅”、“肥”、“吠”、“缝”等字,惠河话仍读双唇音。古无舌上音,惠河话里也可以看到一点痕迹。如口语单说“知”或问人“知么(知道吗)”

8、,“知唔知(知道不知道)”,“知”的声母仍读[t],成为客家话的特征之一。又如古“晓”“匣”声母的合口字,即韵头是u的字,其声母在客家话大多读[f],惠河话中“灰”、“火”、“化”、“花”、“欢”、“货”,“会”、“回”、“画”这些字的声母也读[f]。此外,惠河话中,还可以看到保留下来许多客家话特有的词语以及指人宾语可在指物宾语后一类客语句法特点等。⑹因此,水源话应属于客方言的一个分支,而不应看作区别于客方言和粤方言的另一种独立的方言。这一看法,已经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