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

ID:11224787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_第1页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_第2页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_第3页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再谈密度的物理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的“密度”教学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几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又是学习后继课程压强和浮力的基础,掌握它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密度这个物理量不同于数学量,不能用学数学的方法来学习。从密度的定义式ρ=来看,它确实与数学公式k=相似。许多学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只知道背诵定义式的文字,而没有真正理解密度的内涵所致。如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以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创新教育实验为依据,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实验是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木块的m(g)铁块的m

2、(g)铝块的m(g)121585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教学时可用投影幻灯片打出上节课实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的木块、铁块、铅块及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铁块的质量最大,铝块较小,木块最小。问: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启发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应给予肯定。接着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木块各一块,20cm34的铁块、木块各一块。同时出示画有课本P105实验记录表的小黑板,让学生把木块、铁块的体积填入表中,把上节课所测出的20cm3

3、的铁块、木块质量填入表格中。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体积m/v(g/cm3)铁块179107.9铁块2158207.9木块16100.6木块212200.6在讲台上调节好天平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测定10cm3的铁块、木块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中,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此实验重要的是要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在物理实验中往往采用控制变量法。(1)取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铁块1与木块1,或铁块2与木块2)观察质量,得到结论: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2)取相同的物质研究(铁块1与2,或木块1与2)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可得到同种

4、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综合分析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结论:同一物质4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某种特性,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可见,物质的密度虽然是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的,但是密度是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的量。如:一杯水和一滴水,它们的密度相同;一根铜丝无论你把它分成多少段,每一段密度也是相同的。所以不能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物质的密度只跟物质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这在教学中必须强调指出,使学生理解密度的内涵所在。一、物质的密度告诉了什么密度是

5、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的物质一般密度不同。铁的密度是7.9g/cm3,它表示1立方厘米铁的质量是7.9克,也表示质量是7.9克的铁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或1m3铁的质量是7.9×103kg。即某种物质的密度数值是多少,就表示1立方厘米的该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克,或1立方米的该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由密度的两种单位,推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此外,密度还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种鉴别物质的方法。它不同于小学自然课中学的闻气味、看颜色、查软硬,来确定物质,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学物理的新收获。二、注意速度与密度

6、的比较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质的密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概念、公式的表达式、单位及单位的构成,物理意义等,在公式的应用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从公式v=中,v为常量,可知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还可知道,相同时间内的不同运动物体,速度与路程成反比;相同路程的不同运动物体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密度公式ρ=4中对某一物质,密度是常量,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从密度公式中我们还可知道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通过物理概念的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意义的理解。按照实施新课标的总要求,这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掌握

7、了基本概念,才能正确进行解题计算,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总目标。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