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ID:11231771

大小:3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第1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第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第3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第4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县县委农工部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按照县上安排,我们组织人力深入到乡村,对全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现就具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2006年以来,我们以“产业特色化、新村整洁化、设施配套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严格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奠基、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农村面貌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农民增收产业化。122009年,我们立足县情,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计划,县财

2、政列支5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全力支持发展粮、果、畜、菜和劳务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12.1万吨,增长13.2%,粮食总产连续六年稳定在10万吨以上。其次,果业生产再上台阶。果园面积持续增加,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果品总产达到38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成功举办了“中国·*县首届柿子节”,签订果品销售合同3万吨。继新疆塔城口岸果品市场之后,我县又成功开通了云南景洪、老挝磨丁果品销售市场,果品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第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建果蔬设施大棚1100座、生猪养殖小区5个,建成万头生猪示范村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

3、,特色产业亮点纷呈,**镇食用菌畅销西安、咸阳,**12镇礼品西瓜被省委接待处指定为专用招待水果。第四,劳务经济再创佳绩。新增外出务工人员3.32万人(次),全县累计在外劳务人员达到10.1万人(次),年实现劳务收入10.85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渠道。今年1-3月份,全县10个乡镇15个村落实设施大棚面积1100亩,新建设施大棚860座;实施镇压保墒18.2万亩,中耕划锄23.6万亩,耧施化肥21.2万亩,化学除草24.2万亩,病虫害防治18.7万亩。财政列支20万元苹果苗木补助资金,落实苹果幼园补植面积1.5万亩,实施果园清理30万亩、涂白30万亩、果树修剪20万亩,喷施石硫

4、合剂15万亩,举办技术培训班12期86场次,培训人员4.6万人次,建成间伐示范园16个,改型修剪示范园16个,整村推进示范园3个。全县畜禽存栏77.36万头(只),出栏21.31万头(只),累计实现产值3500万元。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730名,帮助农民工本地就业1521名,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505人,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5345人。---城乡统筹一体化。2006年以来,全县共抓了143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其中2006年40个,2007年54个(新建28、旧改26),2008年46个(新建25、续建15、灾后重建6),2009年46个(

5、新建24、续建22)],累计建成村民新居1.66万户9.98万间199.7万平方米。目前,全县已有甘池、南武等6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的目标。同时,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2009年,全县共投资5200万元,实施了93项小城镇建设工程。**、**镇两个“关中百镇”建设项目全面建成,**等乡镇街道改造完工,**乡综合办公楼和**等三个乡镇商贸市场建设投入使用,**、**等5个乡镇机关后勤设施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农技综合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小城镇服务功能趋于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了34.

6、5%。如今农民“12出行有柏油路、做饭有沼气、村街道有路灯、洗澡有太阳能、看病有医保、养老有农保”,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模式创新特色化。新农村建设没有程式可循,也不能用一种模式推进,否则就没有活力,甚至失之偏面,脱离实际,必须着眼实际,着力创新。*县在新农村建设上找新路,创特色,从模式和风格上大胆创新,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相继探索出了符合县情的五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一是联合集约模式。即对整体条件较好,个别组户居住偏僻、生活条件艰苦的,按照“集中、集约”的原则,由政府主导土地,动员群众跨村搬迁建新居,建设社区型新村。该模式全县共涉及10个村。目前已建成的有**小区、新农

7、小区等3个村。其中***乡**小区已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农民新居184户,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配套到位,住户已全部搬入新居。二是移民新村模式。即对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村组,用足用活移民搬迁政策,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对农民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建新居,建设民居型新村。该模式全县共涉及40个村,目前已建成的有**镇**村、**村等32个村。三是小城镇模式。12即对靠近乡镇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