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

ID:11235815

大小:9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_第1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_第2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_第3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保障和改善民生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知识建构与训练一复习指导1.以本部分热点强化对经济常识基础理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的落实和运用。2.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3.深化对包容性增长内涵的理解。二实战演练1.09北京卷38.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

2、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1)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11分)2.2010年,中国有二十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增幅达到20%以上,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这是一个分水岭,涨薪潮注定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1)请阅读上面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反映了国家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什么举措?(2分)(2)某世界知名电子产品供应商将工资水平提高了30%,受到员工的欢迎,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个改变,

3、一些经营者就有这样的担忧:涨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辨析。(10分)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农民市民化的严重阻碍,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入城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城市生存没有安全感、稳定感,身份不明确,工作不稳定,无方法解决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问题,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很多农民工因此返乡,放弃了城市就业的机会。结合材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4.材料一:成都市坚持“三个集中”:其一,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该市

4、通过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二,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该市5年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2249.1万平方米,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55.7%提高到2007年的63%。其三,土地向业主适度集中,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5年共流转农用地235.6万亩,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5家,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通过“三个集中”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4(1)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成都市的上述发展举措的意义。材料二:2004年,成

5、都市财政拿出10亿元对全市410所农村中小学进行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60多万农村学生受益。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2005年,成都市财政投入2亿多元,全面启动224个乡镇卫生院和300个村卫生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到2006年底,成都市93%的农业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受益农民达430万人次,政府补偿金额达1.9亿元。(2)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该市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理由。(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有何意义?材料三:2004年5月1日起,成都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

6、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2007年,成都市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4)请结合市场经济的特征分析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5.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大的亮点就是收入分配改革要实现从“国富一到“民富"的转变。2005--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84937万亿397983万亿10.3%国家财政收入3.16万亿83080万亿21.3%城镇居民

7、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19109元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5919元10.9%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而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结合图表(含注)和社会现实简要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2)请简要说明更加注重“民富”、让民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富民、重民生?6.材料一:“包容性增长”从国内讲,首先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

8、。第三,这种增长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