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

ID:1124185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_第1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_第2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_第3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_第4页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如何提升教学立意?  关键词演教学立意,学科素养,概念,史料,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1-0023-06  建构主义教学原理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接受,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信息主动建构者。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

2、相互作用过程。很明显,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也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输送,而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互动和思想的交融。既然如此,教学就应该有高的立意,唯有高立意,才能取得高效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清晰地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①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摆脱机械识记、简单梳理的陋习,以高立意来统领教学。教学立意是一个相对

3、抽象的命题,虽然现在关于历史教学中应该提升教学立意的文章不少,但泛泛而谈者多,很少涉及教学立意内涵、立意提升的具体策略等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立意并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只要在教学中体现以下要求,教学立意是能够提高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题”的定义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但我们也应该明确,主题并非只有文学艺术作品中才有体现,课堂教学中如果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就能给学生铺设一条思维的通道,架起一座自主学习的桥梁。现行高中教材专题+模块的教学设计,使许多教师误以

4、为教学主题已经很明确,从而忽视了对教学主题的再提炼,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文本的合理再造。由于教材的编写具有平面、分散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教学内容整合化、立体化,这个过程就是主题的确立过程。《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主要讲述了“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我们完全可以围绕“重农抑商政策”确定教学的主题――“重农能否真正抑商?”自从商鞅变法实施了这一经济政策后,“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方针,正是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

5、工业获得了持续发展,中国也因此成为农业大国。但是,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是否真的就被完全抑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还是在不断发展――宋代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还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重农真的不能抑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关键还在于“重农抑商政策”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辩证的思维习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理性分析的习惯。  教学主题是否突出

6、还取决于教学定位的准确把握,教师应该明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的知识储备情况,科学预设学生有可能产生的生成问题,以主题的方式理清学生心中的困惑。《美苏争锋》发生在冷战时期,双方剑拔弩张,多次几乎擦枪走火,但为什么只争锋而不争战呢?如何辩证地看待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许多教师在设计该课时,往往抓住“争”做文章,但为什么争?怎么争?定位不准。如果我们确定“控制战略”这一主题进行定位,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许多困惑。美苏之间的“控制战略”内涵广泛,它既包含对敌手的控制――两大阵营之间的相互制约,这也是美国的“欧洲复兴计

7、划”,最终成为“西欧复兴计划”的原因。也包含对盟友的控制,学生也能明了这个时期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同时,还包含自身的控制,双方一再地忍让,以下两则史料能说明双方的自我控制:柏林危机中,苏联封锁了水路和陆路,但没有封锁空中通道;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把“控制战略”贯穿全课,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视角。这样的主题定位,比机械的史实讲述要更有内涵、有思想。  “素养”指平时的修养。“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

8、,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因此,历史知识的随意解读、教学内容的随意处理、历史思维的浅层梳理、历史情感的随意泛滥,不仅是教师学科素养低下的表现,也必然直接影响教学的立意。  笔者认为,历史的学科素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首先是真实感――能否运用史学的基本术语,准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史实。教学中,部分教师随意设置情境,随心解读历史,这都是影响历史真实感的表现。某教师在教学《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