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

ID:1124446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_第1页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_第2页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_第3页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_第4页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小学1-3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为切入点,论述了小学生数学情景教学需要营造出故事情景和问题情景以及生活情景,从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幼儿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00-01  一、引语  情景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设定的场景与具体的内容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任务。这情景小学过程中,以情景为依托,以小学生为教学主题,更

2、好的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使孩子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二、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特点  小学数学的情景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教学氛围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老师把学生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加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学生自己的想法在较为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表达出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情景教学主要策略  1、以故事情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时期,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而且还有很强的逻辑性,所

3、以,小学生教师需要采取故事情景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事形象生动,趣味性较强,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小学生较为喜欢故事。我们可以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情景中,通过故事情景将数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使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认识二等分”的教学中教师讲故事《笨笨熊》,以故事引入,随着故事内容演示教学课件,讲完故事教师设计情境问题,“假如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分大黑和小黑才高兴?”问题一抛出,得到了小学生的积极回应。瞧,他们马

4、上动手操作尝试圆面包的分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故事情景教学的魅力。通过故事情景的形式,教师将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高涨。  (2)在故事情境中操作,保持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情趣。兴趣是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兴趣在其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故事情境中操作材料,是保持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2、以问题情景锻炼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的教学不仅仅在于传

5、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这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涯至关重要。  (1)营造促进小学生思考的问题情景  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问题情景是开展数学教学的主线,这告诉我们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给小学生营造问题的情景,以问题情景促使小学生进行思考,逐渐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在《认识年月日》活动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教学的内容,“老师想知道每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哪一天?”,小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入有关“月”的问题,“一个月由多少天构成呢?

6、”“那你几岁呢?”“几岁就代表了你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几年,那么一年有几个月呢?”教师紧接着发问,小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轻松地感知了年月日的关系。  (2)创设适合小学生思维水平的问题情境  教师适当创设与小学生思维水平相当的情境,势必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能否创设对大班小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例如进行课件演示,我们把月饼看成是一个圆,要分给2个人,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几份?(2份)教师将圆形对折,并用虚线表示。谈话:老师用这条虚线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一半就是半个圆

7、,也就表示2份中的几份(1份)谈话:我们画一画阴影来表示这样的1份。(教师操作)我们可以用这个数(1/2)来表示,仔细看一看,你会读吗?读作:二分之一。在数学课堂创建一种问题的情景,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促使小学生进行思考,自己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使小学生由被动听教师讲课到主动的进行思考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这种问题的情景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更快的成长。  (3)引导小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中再应用。一个人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理论的多少,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能运用数学知识去

8、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时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题材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如在商店游戏中让小学生学习买东西,计算商品的价格等。这些实际上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