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ID:11246849

大小:1.16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11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1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2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3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4页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引言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严重性复杂性突发性二.防火防爆基础知识(火灾:燃烧失去控制)(一)燃烧学说:链式反应理论(二)燃烧与爆炸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1)可燃物(2)助燃物(3)点火源3.燃烧三要素4可燃气体、液体的燃烧过程可燃气体最易燃烧,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氧化分解,所以将可燃气体加热到其燃点即可燃

2、烧。5可燃气体的燃烧形式扩散燃烧当可燃气体流入大气中时,在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燃烧。预混燃烧(动力燃烧)当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预先混合成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然后遇到点火源而产生的燃烧。可燃固体的燃烧过程及形式5.燃烧的类型根据可燃物状态的不同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固体燃烧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根据燃烧不同: 闪燃、着火、自燃.1)闪燃与闪点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磺、石蜡、沥青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

3、做闪燃。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产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2)着火与着火点着火: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可燃物质开始着火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又称着火点。3)自燃与自燃点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6.自燃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2)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4、。7.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现象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3)发出声响。(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8.爆炸的分类爆炸的分类:按爆炸能量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按参加物质的反应类型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化学性爆炸按爆炸传播速度分为:爆燃和爆轰。根据爆炸物的物理状态分为:凝聚相爆炸和气相爆炸。我们通常所说的爆炸,一般是指化学爆炸。9.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

5、,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甲类气体,少数爆炸下限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乙类气体。10粉尘爆炸的特点1.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颗粒的尺寸;2)粉尘浓度;3)空气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气体含

6、量。3.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11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

7、,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12.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燃烧的主要特征是发光和发热,与压力无特别关系。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和爆炸波的产生。燃烧和化学爆炸本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反应速度、放热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都不同,前者比后者慢得多。燃烧和爆炸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以引起燃烧。事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13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1)火灾发生后,随着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