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

ID:11247133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_第1页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_第2页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_第3页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_第4页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万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论文摘要:万州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质朴的民风,成为发展自然生态和相关文化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本文针对万州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万州应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这一问题。关键词:万州摘要:万州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生态资源、质朴的民风,成为发展自然生态和相关文化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本文针对万州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万州应如何发展生态旅游这一问题。关键词:万州;生态旅游;对策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环境资源为依托,以

2、保护生态环境和贯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前提,集观光休闲、科学考察、探险猎奇、自然和人文知识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生态旅游以来,世界旅游业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而生态旅游平均增长率达20%~30%,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倡导,并逐渐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潮流。我国国家旅游局于1999年提出生态环境游的主题,各地借此东风,纷纷推出生态旅游项目。万州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因此也顺应这一潮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一、万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万州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

3、旅游资源:有“亚洲第一瀑”——青龙瀑布;动植物王国王二包;融“惊、奇、乐、险”于一体的好去处潭獐峡;神奇的盐井龙洞、夏为清凉的避暑胜地,冬为踏雪林海的赏雪佳境的大垭口、铁峰山森林公园。万州拥有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在青龙瀑布境内有东吴折冲大将军甘宁墓和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故居;太白岩早在魏晋时已成为蜀中名山,唐宋以来题咏甚多。卓庵、破山海明等高僧老道,也曾来此传道授经;天生城山势雄奇,平地隆起,四面悬岩,绝壁凌空,峭立如堵,有刻记石壁《天城石壁记》,是万州安抚使王师能为褒杨文安抗元之功而刻;西山

4、碑亭上的《西山碑》为黄庭坚行书中的鸿篇巨制,《西山碑》被视为“黄体”风格形成后最早的一次充分展示,具有不可估量的里程碑式意义;万州西山钟楼雄伟壮观,与上海海关钟楼齐名,系长江沿岸一大景观,至今一直被认作是万州标志性建筑物。万州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万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其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区政府还设立了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为万州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万州由三峡旅游“过境游”向“过夜游”的发展,

5、万州已建成三峡之星体育馆、见证三峡文化街等城市旅游亮点,正着力打造南北滨江路、城市中央游憩区、商贸旅游大走廊。另外,计划从澳门万国集团引资2亿元左右,在离万州主城20公里的高峰镇打造占地1.54平方公里的重庆第一个死海项目。一旦建成,将成为国内第三个死海。拟投资10亿元建万州华夏姓氏文化公园,建成后将再现华夏姓氏5000年的历史。该项目正对外招商。万州发展生态旅游具有稳定的客源。万州本地人口众多,约738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长,旅游需求日益增加。另外由于万州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

6、许多三峡游的游客途中到万州停留观光。万州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借助长江三峡的吸引力、号召力,万州将吸引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万州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1)交通方面:万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万州是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渝万、万开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近日开通了万州——广州旅客列车,至此达万铁路已先后开通万州——达州、成都、广州等车次;万州机场开通了万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航线。同时宜万铁路正在修建中,渝万轻轨也正纳入修建计划中。(2)住宿

7、方面:三星级以上酒店有尼斯,凯莱,五桥国际大酒店等,能满足来万旅游者的住宿需求。(3)餐饮方面:万州历来都是美食之乡,较为有名的中餐馆有:巴乡村、小八仙、川江人家、古万州酒楼等;拥有各种特色小吃,如万州老字号海包面、程凉面、小笼包、羊肉格格、烤鱼、火锅,万州的诸葛烤鱼,曾四次获得中国名菜之称,中央电视台做过三次专题报告。万州还有很多外地餐饮名店加盟店,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饮食需求。二、万州生态旅游现状万州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在旅

8、游收入中的份额。但由于万州发展旅游的时间比较短,人们对旅游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许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破坏,生态保护不力。主要问题有: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进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的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地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