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

ID:11247722

大小:1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_第1页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_第2页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_第3页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_第4页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3-1学案(1.2 库仑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库仑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电荷之间的作压力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电荷之间距离大小的关系2、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适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4、了解库仑扭秤实验。【重点难点】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学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实验,体会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体会库仑的实验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知识链接】1、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2、上一节学过起电的方式有哪些,有没有违背电荷守恒定律?【学习过程】一、演示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

2、相互作用力的因素间教材5页:演示通过演示实验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来源:Zxxk.Com]二、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成正比,跟它们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2、公式:静电力常量k= 使用上述公式时,电荷量Q1、Q2一般用绝对值代入计算。   3、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注:点电荷: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4、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叫做辨析:从库仑定律的公式看出,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

3、零时,两电荷间的作用力将变为无限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来源:学科网]例题: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A球带电量为+5.0×10-9C,B球带电量为-7.0×10-9C,两球相距1m。问: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有多大?若把它们接触后放回原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三、库仑扭秤实验:了解,自己阅读教材6页内容。四、拓展1、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的关系:见教材7页例1[来源:学§科§网Z§X§X§K]总结:2、库仑力的叠加: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的电荷,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的矢量和。例2、教材7页例2【训练测试】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

4、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2.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0B.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0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C.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3.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5、,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A.F  B.3F  C.F/3  D.F/94.A、B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B附近时,A、B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将()A.可能变大B.可能变小C.一定不变D.无法确定[来源:Zxxk.Com]5.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F/2B.FC.4F D.16F.Com]【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AD3.答案:D4.答案:C5.答案:D

6、【学习反思】什么是点电荷?为什么说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

7、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8、,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