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

ID:11248661

大小:4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_第1页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_第2页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_第3页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_第4页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以红寺堡开发区为例摘要:贫困一直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宁夏作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长期以来被贫困拖着经济发展的后腿。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宁夏政府在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南部山区创造了一种新的扶贫模式——移民“吊庄”,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走这种扶贫模式的道路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因此,如何实现移民吊庄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在移民吊庄区的后续发展中,应该用工业化的发展理念来发展移民吊庄的经济。关键词:宁夏移民吊庄后续发展工业化Abstract:T

2、hepoorproblemhasbeenabigproblemofChina.Ningxiaasaregionthateconomyfallbehind,wasalwaysobstructedtheeconomicdevelopmentbythepoorproblem.Forresolvingthepoorproblem,ThegovernmentofNingxiacreatedakindofsolvingthepoorwaymold_immigrate”Diaozhuang”.Throughseveralyear

3、sofdevelopment,itisturnedoutthatthiswayisrightandsuccessful.Sohowtokeepitonthedevelopment,isaproblemthatwemustconsider.Thistextaimsatthisproblem,pointingoutinthelaterdevelopmentofthisareashouldusetheindustrializationtodeveloptheeconomyofimmigrate”Diaozhuang”.K

4、eywords:Ningxiaimmigrate-Diaozhuang Thefollow-up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移民工程是一项世界性课题,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移民工程在走过一段曲折之路后,结果都不太理想。但中国的移民工程,虽然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在宁夏,移民工程有政府组织引导,市场调节,自发流动等多种形式,在西部各省区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实行移民“吊庄”,是宁夏区政府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的一项新创举,利用移民“吊庄”的方式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是宁夏区

5、政府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国家“三西”扶贫思想方针:“有水路走水路,没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寻出路”,结合宁夏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独创的。宁夏移民吊庄,就是在既没有水路可走,又无旱路可行的情况下而另谋的出路。它是把南部山区贫困地方的群众采取政府适度干预、群众完全自愿的形式,有规模地搬迁到平原川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通过农业开发、工业和商贸发展解决群众的贫困问题。一、宁夏移民吊庄区的基本情况1983年初,宁夏区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在宁夏北部川区永宁、平罗、中宁、中卫四县有条件的荒地上实行

6、吊庄移民。同年3月,首先批准南部山区的泾原县和隆德县分别在川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永宁县芦草洼和平罗县潮湖建立移民吊庄基地,即目前所建成的芦草洼移民吊庄区和隆湖经济开发区。5月,宁夏区政府又决定固原县(现在的原州区)在银南地区的中宁中卫县交界处的大战场建立移民基地。7月,开始正式勘察设计,与此同时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2月,在总结前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区政府又批准西吉县在中卫县南山台子,彭阳县在中宁县长山头,海原县在陶乐县月湖,盐池县在灵武县狼皮子梁,分别建立移民吊庄区。1990年又批准西吉县在青铜峡玉泉营建

7、立移民吊庄区,海原县在贺兰县南梁农场建立移民吊庄区。1994年,区政府在总结前面移民吊庄成功的经验基础上,有提出在土地资源丰富的红寺堡、兴仁堡等地开发扬黄新灌区13.33万公顷,用于解决100万西海固群众的贫困问题。截止1995年,经过批准建立的县外集中连片吊庄有11处,县外插户吊庄有3处,山区县内吊庄6处,总共有移民吊庄20处。1996年,在东西合作对口帮贫的有力推动下,通过江苏、福建两省的帮助,建立了华西村、闽宁村吊庄移民点,福建的石狮市对口帮扶在同心县城关乡又建立了县内的扶贫移民吊庄点“石狮镇”。到1998年

8、,通过各种形式建立的移民吊庄区共迁移人口28.3万人,迁移人口的脱贫率达到94%,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脱贫目的。二、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综述(一)目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红寺堡开发区是宁夏移民吊庄的一个典范,也是宁夏区内一个较大的移民开发区,它是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而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开发区,计划开发土地面积70万亩,搬迁移民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