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

ID:11251014

大小:4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1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_第1页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_第2页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_第3页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_第4页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悲观主义中的幸福观——对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思考【摘要】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所以一直都被世人笼统地贴上“悲观主义哲学家”的标签,而他的所谓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却处处洋溢关注人自身的厚重现实情怀,教导人们如何从痛苦境遇中解脱,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关键词】人生的智慧悲观主义幸福观《人生的智慧》是取自叔本华《附录和补遗》,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书籍,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的他告诉世人,“所以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也就是幸福是没有办法去追求的,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避免痛苦的发生。但是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需求

2、与欲望,欲望的不满足,只会使人不断在其中挣扎,随之而来的也只会是新的痛苦而又疲倦的人生。一、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叔本华对人生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认为痛苦是人生的本质。因为在他的世界里,人的生存意志,就是一种欲望,而欲望本身就是不满足或匮乏感,由此而产生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产生残暴和欺诈,产生一切痛苦。既然欲望的结局就是痛苦,因而人生的本质也就是痛苦,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无法企及的东西,人对幸福的追求永远无法超越痛苦存在的程度。叔本华还进一步论述了痛苦的层次性。他认为,意志想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也就是说天才是最痛苦的。而,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

3、获取幸福和快乐,唯一的途径就是彻底否定生存意志,也可以说是摆脱欲望的束缚。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摆脱人生的痛苦:第一种方式是哲学的沉思。专心致志的研究哲学,就会忘记对欲望的追求;第二种方式是从事艺术创造和欣赏。艺术能使自我忘却物质利益,解脱欲望的奴役,达到纯粹无欲的思考,摆脱烦恼和痛苦;第三种方式是实行禁欲主义。也就是自愿放弃性欲,甘心受苦和寂灭,达到佛教的“涅槃”。叔本华在书中说到,幸福的本质是消极的,幸福只是摆脱痛苦的一瞬间,人们追求的短暂的幸福是困于痛苦之中的,而摆脱人生痛苦的方式,只是我们改变了痛苦的形态。二、困在“钟摆”

4、中的幸福叔本华说:“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他认为欲望得到满足这一瞬间是幸福的,但这幸福只是暂时的,因为即使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又会袭击而来,这样,人生就被痛苦和无聊包围,人生就被痛苦和无聊来回抛掷。所以,叔本华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幸福昙花一现后,剩下的就只有痛苦和无聊。如果我们把痛苦和无聊假设为钟摆的两边,幸福假设为钟摆的中央点即所谓的“幸福点”,那么我们想要增加幸福的比重,就可以增加这个钟摆的频率,且还要减少钟摆经过痛苦和无聊的范

5、围。我们的幸福就像困在了“钟摆”中一样,怎样都摆脱不了痛苦与无聊。我们生活在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里,是难以抗拒欲望的诱惑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地做到无欲无求,除非,他是圣人。物质欲中的人类,潜意识里总是卑劣地认为不能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痛苦和无聊时刻伴随在他们身边。在欲望出现时,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往往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自己的神经每时每刻都处于紧绷状态,欲望达不成的时候是悔恨、痛苦集于一身,但当欲望达成时,就会出现无聊,去寻求新的欲望。三、幸福就在我自身叔本华在书中写到,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一是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

6、上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三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可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而人与人之间在第一项的差别是大自然确定下来的,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同时,在他看来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首先建立在这个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上。浅显的说,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

7、囿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因此,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由此可知,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我们的个性。因为,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的。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就如亚里士多德说的,“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只是考虑拥有的财富,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为了所谓的财富、名誉和地位,整天就像蝼蚁一样不分昼夜,不休不眠,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把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欲火

8、地狱,这样的人生该是多么的悲哀。就像前段时间网上传出的那个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女孩和那几百万专职的彩民等等,这种把幸福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类似机遇,运气的东西上,可见他们的幸福基础是多么的脆弱。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