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

ID:11253539

大小:3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_第1页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_第2页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_第3页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题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小题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学习用品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圆珠笔芯B.塑料尺C.橡皮D.铅笔杆2.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品变质B.铁制品生锈C.玻璃杯打破D.生米煮成熟饭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白色固体B.放出大量热C.固体质量增加D.发出耀眼的强光4.你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可能与化学制品无关的是()A.炒菜中用了味精更加鲜美B.夏天穿上化纤衣物C.住上了宽敞的楼房D.吃到了新鲜的蔬菜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A.点燃蜡烛发光发热B.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上有水珠C.通电时灯泡发光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烧杯,烧杯内壁上有水珠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是化学变化的结果的是()A.手机通话时间过长,电池发热B.电熨斗通电发光C.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8.实验室常用盛放液体的仪器是()A.烧杯B.锥形瓶C.细口瓶D.试管9.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沙成丘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3、B.使用试管夹时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11.盛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该贴有下列那种标志()ABCD12.某同学取一块食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下问题,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是由什么成分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13.化学反应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能量和各种物质。人们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是()A.造纸B.酿酒C.燃烧D.制药14.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

4、平视读数为12.7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16.3mLB.大于16.3mLC.小于16.3mLD.无法确定15.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6.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7.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瞄隧道显微镜,首次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B.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C.上述操作

5、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这标志着我国科研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18.下列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容器都可以做反应容器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C.给试管里的大量液体加热时,需要预热,少量液体加热则不需要预热D.制取气体的装置必须检验气密性19.下列对元素理解错误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D.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20.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德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

6、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A.他们的研究和化学物质水有关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D.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填空题:(21~28题每空1分,29题每空2分,共33分)2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等现象。22.人类在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和。煤燃烧主要是获取,将铁矿石炼成铁主要是获取。2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应当用量出体积。观察液体体

7、积时,量筒应在实验桌上,必须与量筒内保持水平。2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距管口处;25.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大小相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等。⑴举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⑵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和;⑶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同时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混合物含有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含有的化学能(填“高”或“低”。)由此推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需要(填“放出”或“吸收”)

8、能量。26.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