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ID:11259081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演化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毕业摘要:中国的经济体制演化经过30年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对其回顾与展望。关键词:经济转型;体制演化;中国模式;特点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转型和体制演化,取得较大成效。一、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体制演化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这是一种既非完全市场化,又非完全行政化的形式。这种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逐步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过程。(一)资源配置行政化的作用。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使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准动员状态,资源配置

2、实际上是通过资源的行政化动员方式进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毕业,我国政府仍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然,在经济改革初期,这对资源的配置又是必要的。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所有的资源中,资金是企业创建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从经济方面说,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的筹集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向金融机构与社会筹集资金,形成大规模的信用资金。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横向拆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强制或变相强制性的社会集资规模也相应

3、增大,从而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比重明显低于借人比重,形成了典型的“负债经营”。这种状况是资源动员行政化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典型体现。在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上,政府动员的行政化也得到充分体现。政府的统一安排是劳动力向新的产业转移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劳动力、需要多少劳动力,均由行政管理机构决定,也就是通过计划实现的。尽管存在个人收入的差异,但它还不能成为调节劳动力部门间转移的支配力量,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仍由强有力的行政权力来控制。不过,这种控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放松。资源的行政性配置不仅仅存在于资源结构性

4、转移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而且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行政机构也直接介入。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是无偿使用,而且不得转让。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不过,上述有偿征用土地的做法仍是非市场竞争性的,行政性配置的特征十分明显,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控制权力远远超过市场力量。政府之所以具有直接的社会动员作用、集中资源配置能力和高积累机制,除其行政机构的权力中心地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公有产权制度。公有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依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

5、造来实现的,它不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自然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同样,计划经济的瓦解,也就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以打破单一公有制局面开始的。在不断的市场化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直接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使地方政府在宏观政策有所松动的情况下能轻易实现资源的部门间转移,并通过行政性动员,使政府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其拥有的资产总量也不断扩张。(二)行政权力制约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传统的体制下,行政权力主体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具有强有力的直接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构一般按行政原则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重点。在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这样,

6、资源的配置又会接受市场信号的导向。也就是说,政府资源配置的决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引导着行政机构的投资方向决策和产业结构选择,而且这种引导作用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初,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放松和市场力量的增强,企业开始接受市场调节。尽管资源配置出现市场的导向,不过,地方政府的决策地位明显提升,其行为类似于企业,即选择投资项目及规模首先要考虑投资收益率。这实际上表现出政府推动型特征。政府和企业在投资决策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在经济因素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而政府则是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约束下的最大收益率选择。投资决策在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双重作用下,必然出现投资

7、分散性、重复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宏观上的协调与控制,校正相关偏差。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演进,反过来造成政府经济决策的差异性。作为中央政府,首先必须考虑政治结构的稳定、社会的安定、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平衡发展等综合性的目标,中央政府的投资只能根据上述目标的次序来进行决策,而不能按照完全的市场利润率来进行决策。而且中央政府能控制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内市场具有直接控制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完全排斥市场而实行行政调节,实现其行政目标。但作为地方政府(如省、市一级)进行经济决策时,考虑的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