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ID:11259942

大小:2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弊端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弊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之中。眼下,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远程教育”到“农远工程”,我国的基础教育网络建设正快速发展。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多媒体技术正被广泛用于课堂之中。  毋庸置疑,较之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图像的魅力、音效的张力、视频的魔力呈现一个个独特而精彩的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引入,通过传统方式与电子资源的有机整合,改变了封闭、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丰富。如

2、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单调为多元的功能,课堂教学必显新气象。然而它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不容小觑。  一.多媒体教学的主客错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堂有内涵、有生命的语文课,应是在学生、教师、文本、生活多层面的对话中,在教师尊重包容的目光里,在教师智慧灵性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教师无论是利用教材或是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学”,“学”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不少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依然体现的是“教师中心”,对学生兴趣、状态、感受、需求视而不见,只顾

3、追求热闹好看。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时,不管需不需要,一味使用多媒体,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效生硬引入课堂,塞给学生,置学生于无奈无语且无为之地,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更不要说消化巩固了。过多的短时记忆、无意注意致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纯属奢谈。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平等的课堂,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效度是评判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当前一些教师把媒体的参与放在了第一位,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满足了自己对多媒体的独钟热情,却浇灭了学生思维灵动的火花。因生搬硬套多媒体教学而预留给学生的空间太小、时间太少,因强烈的多媒体展示欲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更遑论

4、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一哄而起的多媒体课堂教学重拾教师主导的强势,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机灌”,学生主体地位再次跌入谷底,典型的“穿新鞋走老路”。  二.多媒体教学的浅层体验  课堂多媒体技术是视觉和听觉技术,而语文则是视觉、听觉和想象的艺术,前者着眼技术层面,后者更关注内在精神,二者区别显而易见。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语言的感悟和思想的启迪上,而不是一次次视觉的冲击、听觉的震撼。《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下很多教师执教公开课,执意追求多媒体教学热闹好看,无视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行为,尤其是语文学

5、习的精神层面的交流互动,缺少对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关注,教师成为一名“放映员”,学生极其被动地接受各种感官刺激,浮光掠影地感知文本,思维完全停留在简单浅层状态。堂上表演热热闹闹,课下收获空空荡荡。  教师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要退至后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中送给读者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读者,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东西,

6、才有可能与文本真意不期而遇,才能走进作者,含英咀华,与经典对话。  语文学习,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最好的领会与演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文字的张力、优美的意境、丰满的形象都能通过朗诵得以充分体现。语文课,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朗诵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强化记忆,化无声为有形,唤起感情,丰富语汇,培养口语能力,同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入领悟文章要旨。  三.多媒体教学的急功近利  多媒体教学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并非越多越好,更不是越花哨越好。有些教师过分夸大它的作用,认为多媒体容量大、简便好看,于是就将各种图文资料东拼西凑,然后随意地输入电

7、脑。在他们看来,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控制这些媒体的播放顺序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时尚又实用。不少教师简单认为,这种高级的幻灯片就是多媒体教学。受此影响,一些教师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合理的东西,无视语文这一人文性学科的特性,上课必是多媒体、板演必是PPT。课堂上,教师表演多了,学生笔记少了;键盘声多了,诵读声少了;教师关注电脑多了,关注学生少了;语文课没有了诵读吟哦,没有了字斟句酌,没有了含英咀华,没有了交流碰撞。一句话,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打着多媒体的幌子,教师不用普通话、不练粉笔字,学生疏于记笔记、荒于读课文。一堂课下来,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关于图片、声音

8、、动画的记忆。此等急功近利如不有效遏制,将极大地消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