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

ID:11272536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1页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2页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3页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4页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5页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_第6页
资源描述:

《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译与第三符码论文摘要:称呼语的诸多研究中缺乏从语际语用学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称呼行为的研究,本文则正是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作一调查,探讨影响其称呼行为的因素,学习者对老师使用哪些称呼语,以及他们的称呼行为的特点,籍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称呼有所启示。关键词:称呼言语行为称呼语语际语用学中国英语学生Abstract:Duetothelackofthestudiesonthespeechactofaddressofthesecondlanguagelearnersfromtheangleofinterlangaugepragmat

2、ics,thestudyistotakeaninvestigationonthespeechactofaddressperformedbyChinesestudentsofEnglish.Itistoexplorethecontrollingfactorsoftheiraddress,stheyemployfortheirteachers,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speechactofaddress.Keys;interlanguagepragmatics;ChinesestudentsofEngli

3、sh1.引言称呼语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它是交际中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语言形式。作为较为活跃的语言现象.freelanA.1960;BraunF.1988;唐兴红、刘绍忠,2004.等),近年来,对称呼的语用研究越来越多。称呼,是一种言语行为。称呼言语行为是指说话者考虑到语境诸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达到某些目的。但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有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去研究它,更没有对某个言语社团中的称呼行为进行描述。而语际语用学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多种言语行为,但是缺少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称呼行为的研究,尤其缺乏对中国学生英

4、语称呼行为的研究。本研究则弥补这一不足。试图探讨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的称呼行为有何特点,对他们的称呼行为进行描述,讨论影响他们称呼的因素,并分析造成他们这种特殊称呼模式的原因。而称呼的范围则限定于他们是如何用英语称呼英语或外语老师。2.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和言外之力对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已经不再是新的课题,Z常被用来称呼老师。在英国的大学里,一般用Dr.和Prof.来称呼老师,而在美国大学里,常用Mr.和Ms.称呼老师,很少用Dr.和Prof.称呼。在中国,对老师最普遍的称呼就是“老师”或“姓+老师”,无论老师的年龄、性别、职称、官衔

5、、交际的场合、双方熟悉程度等,这种称呼都是适用的。同时,称呼对方“老师”也是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4.学英语的中国学生的称呼行为由于交际中称呼的复杂性,即使某个群体,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就有着不同的称呼行为模式和选用不同的称呼语。在这里,我们只调查了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对外语老师的称呼行为,这只是他们称呼行为的一个侧面,对在其他他们环境下对其他人群的称呼行为的特点可见一斑。4.1调查设计汉英两种文化中,对于教师的社会身份和教师这一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称呼的行为方式上也就表现得有所不同。同时,中国人比西方人更能够意识到师生之间社会地位

6、的差距,汉语“老师”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teacher”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研究主要考察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如何用英语称呼老师的,哪些因素影响他们的称呼,称呼有哪些特点,以及在他们的称呼行为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调查主要以问卷获得语料。在设计问卷时,我们考虑到实施称呼行为的英语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学英语年限,同时也将称呼对象,即老师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交际的场合、师生之间的熟悉程度,以及交际的动机和目的都考虑在内。调查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我们对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作了问卷调查。我们随机

7、抽取大一大四学生各30人,大一男生11人,女生19人,平均年龄为20岁,平均学英语年限为7.8年,大四男女生各15人,平均年龄为23岁,平均学英语年限为10.3年。4.2调查结果分析4.2.1影响中国学生称呼行为的因素称呼,和其他言语行为一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个性特征(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因而,得体的称呼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45%的问卷对象认为老师的年龄很重要,影响对其称呼语的选择,77%的对象认为场合很重要,4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性别影响他们对老师的称呼,82%的

8、学生认为与老师之间的熟悉程度影响他们对称呼语的选择。中国学生在称呼老师时,也自然会随着语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称呼语。在问卷中,我们列举了三个不同的场合,依据所得结果分析,它们的正式程度排列如下:在正式会议上在课堂上在课堂外的校园里。假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