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

ID:11276133

大小:786.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11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_第2页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_第3页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_第4页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0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 种子加工与贮藏 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种子贮藏期间极易受到多种仓库害虫及鼠类的危害。其危害性首先表现在种子重量的损失;其次引起种子发热、霉变,并且为害后多胚部受损,严重影响种子的种用品质,降低发芽率,一般种子受害后,发芽率可降低30%一50%。因此,为确保种子的安全贮藏,必须重视对害虫和鼠类的防治。第十章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第一节种仓害虫第二节种仓鼠类第一节种仓害虫一、仓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仓虫为种子或者粮食在贮藏过程中最大的危害之一,可以造成种子或者粮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严重损失。仓虫咬食种子,使种子失去发芽力,使种子内部物质变

2、质,产生霉菌等。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一)、玉米象俗称象鼻虫、蛘子等,鞘翅目象甲科。主要危害禾谷类种子,尤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种子受害最重;其幼虫主要在种粒内蛀食危害。种子受害后,种堆中碎粒和碎屑增加。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一)、玉米象1.形态特征:长约2.5-3.2mm,赤褐色至暗褐色,体表多横皱。体型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2.发生规律:北方的山东1年发生2-3代,南方最多可发生7代。最适宜温度24-30℃,种子水分含量15-20%,最高发育温度33℃。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二)、谷蠹1.形态特征:长约2

3、-3mm,长圆筒形,暗至赤褐色,略有光泽。2.发生规律:主要分布于种堆的中、下层。8-9月危害最重,成虫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喜食种子胚部。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三)、大谷盗1.形态特征:成虫长约6.5-10.0mm,扁平长椭圆形,亮黑色,头大,呈三角形。2.发生规律:我国北方1年发生1代,完成1代所需时间可长达3年以上。幼虫喜食种胚,成虫性凶猛,主要捕食其他害虫,喜黑暗。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四)、绿豆象1.形态特征:成虫长约2.6-3.0mm,卵圆形,茶褐色或褐色。2.发生规律:北方每年发生3-4代,善飞,具假死

4、性和趋光性。发育的适宜温度29.5-32.5℃,相对湿度68-95%。严重危害各种豆类,如绿豆。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五)、黑毛皮蠹1.形态特征:成虫雌虫长约4-6mm,长椭圆形,暗赤褐色至黑色。2.发生规律:通常每年发生1代,幼虫取食完整种子,成虫有趋光性,不取食贮藏物,仅飞到野外取食花蜜、花粉。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六)、麦蛾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6.5mm,翅展12-15mm,灰黄色。2.发生规律:我国稻麦产区的主要害虫,产卵于种堆表层20cm以内,多从种子胚部蛀入,然后在种子内结茧羽化,对低温适应能力

5、强,不耐高温。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七)、棉红铃虫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cm,棕色,头顶鳞片光滑。2.发生规律:我国每年发生2-4代,危害棉蕾及花,对黑光灯和杨树枝具有强烈的趋性。发育适温20-35℃,相对湿度60%以上。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八)、印度谷螟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5-9mm,体被褐色鳞片。2.发生规律:我国每年发生4-6代,幼虫先蛀食胚部,再剥食外皮,常吐丝连缀食物成小团状,又称“封顶虫”。发育适温24-30℃。二、仓虫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九)、粉斑螟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头、胸

6、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2.发生规律:我国多数地区1年发生4代以上,对低温抵抗能力弱。锯谷盗(十)、其他害虫二、种仓害虫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一)危害方式1.钻蛀式危害幼虫期在种子内蛀食,使种子仅剩空壳。是一类危险性害虫,如玉米象、麦蛾、谷短、绿豆象等。2.缀食式危害蛾类幼虫一般能吐丝将种子或其他被害物连缀起来,形成巢穴状、隧道状或在种面上时丝结网、幼虫浴居其中取食。如印度谷螟、粉斑螟等。(一)危害方式3.侵食式危害鞘翅目害虫一般均自种子外部向内侵食,多从胚部侵害、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如大谷盗等。4.粉食式危害仅以种子的碎屑、粉末为

7、良,不能危害完整的种子,对完整的种子不能单独造成危害,一般发生在前3种危害方式的害虫即初期性害虫之后,该类害虫亦被称为后期性害虫。如赤拟谷盗、锯谷盗等。二、种仓害虫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二)发生特点:1.食性杂。2.繁殖快。3.抗逆性强。耐干能力,种子含水量低于8%才不宜发生;耐热和耐寒能力;耐饥能力,如大谷盗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可存活2年;4.分布广。二、种仓害虫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二)仓储种子害虫的传播途径A.自然传播途径1.在田间和仓内发生为害的害虫能够随种子的收获传入仓库。如麦蛾、绿豆象等;2.以成虫在仓外环境中越冬的害虫,第2

8、年春暖后又飞回仓内。如玉米象、锯谷盗等;3.黏附在鸟类、鼠类、昆虫身上的螨类可从一个种仓传入另一种仓。二、种仓害虫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二)仓储种子害虫的传播途径B.人为传播途径1.仓库内环境中潜伏的害虫,由于未注意及时清除、防治而蔓延到种子中为害。2.感染害虫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