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统计与可能性3

六、统计与可能性3

ID:11280580

大小:9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六、统计与可能性3_第1页
六、统计与可能性3_第2页
六、统计与可能性3_第3页
六、统计与可能性3_第4页
资源描述:

《六、统计与可能性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统计与可能性(2)1.张明选出点数为2、3、4、5、6、7、8、9、10的扑克牌9张,准备和李利做游戏。张明每次摸一张,牌上的点数大于5就是张明赢,否则就是李利赢。李利说如果这个规则公平,就参加游戏。(1)你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2)摸出的牌上的点数大于5的可能性有几种?各是哪几种?(3)摸出的牌上的点数不大于5的可能性有几种?各是哪几种?(4)如果规则不公平,你会怎样改变一下,让游戏变公平?2.小华和小丽两个好朋友玩猜数字游戏,小华转动指针(如图),小丽猜停在哪一个数字上。如果猜对了,小丽获胜。如果小丽猜错了,小华获胜。(1)这种玩法公平吗?为什么?(2)小丽一定

2、输吗?她猜对的可能性是多少?(3)现在有下面四种猜数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对双方都公平?请说出理由。方法一:小于3的数小丽获胜,否则小华获胜。方法二:大于3的数小丽获胜,否则小华获胜。方法三:是3的倍数小丽获胜,否则小华获胜。方法四:是2的倍数小丽获胜,否则小华获胜。3.在下图的圆盘上,有7个数字0、1、2、3、4、5、6,“2+4”表示指针从0开始顺时针转2格,再转4格至6,即“2+4=6”;同理,“3+5”表示从0开始顺时针转3格后再转至1,即“3+5=1”。根据此规则,填空。2+1=()3+3=()2+6=()3+5=()3+()=51+()=55+6=()4+4=()

3、1+()=02+()=04+()=0()+5=0参考答案1.(1)不公平(2)有5种,各是6、7、8、9、10。(3)有4种,各是2、3、4、5。(4)将规则改为摸出的牌大于6张明赢,小于6李利赢,摸到6就重新摸,游戏就公平了。2.(1)不公平,因为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比小华小。(2)不一定输,可能性是。(3)方法二和方法四,这两种方法两人获胜的可能性都是(或)。3.3,6,1,1,2,4,4,1,6,5,3,2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

4、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

5、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

6、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

7、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