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教手段…烛光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

ID:1128434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_第1页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_第2页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_第3页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_第4页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电教手段…烛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电教手段,优化低年级写字教学学科:语文单位:城北中心西关小学姓名:孟利红电话:15311079967文章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可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2、费时费力效果低;3、缺乏能力培养对策,导致学生识字能力不强等。巧妙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识字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达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把识字教学的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化的目的。能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知识难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之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关键词:巧用电教

2、优化识字教学正文: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可是有些学生达不到新《语文新课标》的最低识字要求,这类学生在独立阅读上存在困难。分析起来,主要是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较多地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很少能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显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果。2、费时费力效果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借助先进教学媒体进行识字教学,仍使用陈旧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低,而且根本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负担过重。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养成

3、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记忆生字,让学生进行着机械重复的抄写,学生在重复抄写中变成了抄写机器,精神麻木了,思维停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练习实效。4、缺乏能力培养对策,导致学生识字能力不强。 针对小学教师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大胆尝试使用电教媒体辅助识字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电教媒体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电教媒体创设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电教手段能优

4、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果。任教二十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目前,学校的教学设备都已配备齐全,所以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通过和孩子们的接触,我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针对这一特征,我便将具有直观、逼真的形象效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地运用到低年级识字教学活动中,辩证地将学生主体与电教客体有机地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5、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在传统的课堂识字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较多地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很少能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显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生识字的效果。针对这一状况,我采用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电脑课件,并辅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教育效果跟传统教学效果比起来就大不一样了。如:在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识字3》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这课的小韵文是以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而且每句韵文中都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物,所以

6、为了让学生直观地领会韵文内容,我使用了电脑课件。首先,屏幕上随着我教学目的的需要逐一呈现韵文内容:“云和雾;雪和霜;朝霞和夕阳”等自然景物的图片,同时还打上了韵文的文字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在读韵文内容的同时也看到了这几种自然景物的画面,为他们认识和理解韵文内容作了铺垫,而且逼真形象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随着内容的需要,电脑画面出现了动态的内容,如:在读“和风对细雨”和“蝶对蜂”这两句韵文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正在不停下着的春雨,还有扇动着翅膀轻浮在艳丽鲜花上的蝴蝶和蜜蜂,学生都不禁地发出“哇!……”的惊叹声,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

7、活动中了。这样,通过韵文内容和动态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巧妙地结合,以及教师有趣味性地演示、讲解,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低年级学生喜欢看色彩鲜艳的物体,观察事物常从兴趣出发,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目的性不强。针对这种心理,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形、声、色的独特功能,创设出某个特定的情景,目的正是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感知事物从而获取知识。如:在教学第一册语文第2课识字《口耳目》的生字教学中,演示象形字“水”的由来时,画面上出现了一条小溪

8、,水在小溪上流动,“哗哗”的流动的水,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着在旁边的画面上适时地出现“水”的象形字,学生很快就能观察出画面上的“水”跟象形字“水”的关系。通过这一动态的形象演示,再加上适当的讲解,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