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ID:11285548

大小:5.54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18-07-11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1页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2页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3页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4页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6.1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生物圈地球环境浓度持久性反应活性分配倾向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过程研究主要包括:水/气介面的物质传输研究污染物从水中的挥发、大气复氧以及污染物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土壤/大气节面的物质传输研究污染物从土壤的挥发和干、湿沉降污染物由大气向土壤的传输两部分。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传输通过沉降、扩散、弥散、吸附、解吸、化学反应和底栖生物的作用等过程完成的。6.1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污染物进入环境系统后,经过一系列的迁移转化,最后在各个环境介质单元之间达到

2、动态平衡,此时各环境介质单元可近似看作不同的“相”,为了研究污染物在各“相”的平衡,借用物理化学中的逸度的概念来简化环境过程的模拟。6.1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在多介质环境中,逸度定义为物质从某一相逸出的倾向,化学物质的浓度(c)与逸度(f)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逸度容量(Z)这个参数来实现的。c=fZ当化学物质在两个相邻的环境介质之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们的逸度应相等,f1=f2,此时有如下关系式成立:c1/c2=fZ1/fZ2表示在平衡体系中相邻两个介质之间的浓度与逸度成正比。6.1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6.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的污染特点(Po

3、llutionCharacteristic):1、形态多变;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常剧毒;5、迁移转化形式多;重金属的污染特点: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7、在水体中的迁移以悬浮物和沉积物为主要载体;8、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9、生物摄取重金属是积累性的;10、对人体的毒害是积累性的。重金属中毒的机理是什么呢?一般重金属进入人体,会和人体的某些酶结合,抑制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的合成,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或是抑制酶的活性,影响人体内的离子调节,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凝固;有些还能影响神经

4、系统,抑制和干扰神经系统功能。例如铅能引起血红蛋白合成的障碍;而汞可与蛋白质及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抑制其功能,甚至使其使用于红细胞,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汞与体内蛋白结合后可由半抗原成为抗原,引起变态反应,引起肾病综合征。6.2重金属污染(酶分子)(金属配合物)重金属是怎么跑到人的身体里的呢?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

5、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如日本的水俣病,就是因为烧碱制造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在经生物作用变成有机汞后造成的;又如痛病,是由炼锌工业和镉电镀工业所排放的镉所致。汽车尾气排放的铅经大气扩散等过程进入环境中,造成目前地表铅的浓度已有显著提高,致使近代人体内铅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约100倍,损害了人体健康。还有一些是职业病,如长期在重金属矿上开采的工人,他们的摄入量明显比常人多。而有些是不小心过多的摄入重金属而引起了急性中毒。6.2重金属污染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和重金属密切相关。家里用的日光灯管里含有汞蒸气,体温计里含有液态汞,涂料里含有铅,佩带的镀镍手表、首饰、眼镜架,使用镀镍器具等含有镍,电池里有铅、镉等重金属,硬币含有铜、锌等重金属,而有些化妆品里也含有重金属……可以说生活里到处都是重金属。6.2重金属污染汞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含量不高,但分布很广.随着自然的演化,环境的各个因素中都可能含有汞,形成汞的天然本底。汞的本底对判断环境中的汞污染程度很有意义。自然界中的汞往往以天然状态存在,地壳中汞的含量为2.7×10-8。地壳中汞平均丰度为0.08ppm,土壤为0.03~0.3ppm。

7、大气中汞的本底浓度为0.1~1.0ppt。雨水中汞的平均浓度为0.2ppb。水中汞的本底浓度:内陆地下水为0.1ppb;海水为0.03~2ppb;泉水可达80ppb以上;湖水、河水一般不超过0.1ppb。在多数地区,汞的本底浓度并不构成对人体的危害。汞汞是室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汞的熔点低为-38.87。汞在熔化时即开始有蒸发,故在0℃时就有一定的汞蒸气,温度越高,蒸气越多,在20℃时,汞蒸气压就达到0.0013mmHg柱,因此具有较大的挥发性。由于汞蒸气的重量是空气的7倍,并且表面张力很大,汞易形成小滴,多沉积在厂房和实验室下部,汞蒸气吸入会危害人体健康,使

8、用汞时要防止溅洒出来。汞来源:造成汞环境污染的来源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