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

ID:11286458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_第1页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_第2页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_第3页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脑出血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出血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发病较多,多在情绪激动时或活动中发病,大多病人起初无任何预兆,少数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高峰,可因出血部位及量大小而临床症状各异,重者发病时剧烈头痛伴呕吐,数分钟转至意识模糊或昏迷。脑出血相当于中医“中风”的范畴。诊断(一)诊断依据1、症状(1)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复视、言语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和偏瘫,严重者四

2、肢瘫痪、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2)严重者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四肢阵法性强直性阵挛,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等症状。(3)少量出血者可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2、体征(1)、多数患者起病时血压升高,可高达36.7/18.7KPa(260/140mmhg)(2)、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言语不清或失语、吞咽困难、眼球运动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偏瘫,四肢瘫痪,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偏身感觉障碍,肢体抽搐等,脑疝者瞳孔不等大。(3)、桥脑出血者可见瞳孔呈针尖样大小、中枢性高热等。(4)、脑室出血者出现四肢阵法性强直性阵挛、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呼吸

3、不规则等症状。(5)、全脑症状体征:昏迷、嗜睡等。(6)、少量出血者可无任何症状。3、辅助检查头颅CT为首选检查,可发现圆形或卵圆性均匀高密度区,边缘清楚,可显示血肿部位大小、形态,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及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有无梗阻性脑积水等。(二)中医证候分类结合临床,中经络者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风痰淤血、痹阻脉络,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型。中脏腑者分为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清窍、谈事朦寒心神型和元气败脱、心神散乱等证型。治疗(一)一般治疗1、生命征监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变化。2、保持安静、卧床

4、休息、减少探视。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4、出现吞咽困难者可或昏迷的患者视病情给予鼻饲。5、尿潴留或尿失禁时留置尿管。6、加强专科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瘫痪肢体应保持功体位按摩和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足下垂和外旋。7、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度、营养平衡:病后每日补液量按尿量加500毫升计算,如高热、多汗、呕吐、腹泻者适当增加补液量,但应防止低钠血症以防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50mmol-70mmol/L,补钾40mmol-50mmol/L,糖类13-18g.(二)中医治疗1中

5、经络(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热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佐以活血通络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羚角片(用代用品,先煎),霜桑叶,京川贝(去心),鲜生地,双钩藤(后入),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鲜刮,与羚角代用品先煎代水)。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镇肝熄风汤:怀牛膝,生赭石(轧细),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

6、),生龟版(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甘草。(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有力。治法:清热涤痰、通腑泄热、活血通络代表方剂:羚角钩藤汤、大承气汤,羚角钩藤汤:羚角片(用代用品,先煎),霜桑叶,京川贝(去心),鲜生地,双钩藤(后入),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鲜刮,与羚角代用品先煎代水)。大承气汤:大黄(酒洗),厚朴(炙,去皮),枳实(炙),芒硝。(3)阴虚风动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

7、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治法:育阴潜阳、养肝熄风、活血通络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4)风痰淤血、闭阻络脉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治法:熄风涤痰、活血通络代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炙),生姜,大枣,蔓荆子。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药

8、,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5)气虚血瘀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