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

ID:11289718

大小:25.7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1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_第1页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_第2页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_第3页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_第4页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于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关系的研究    “赋”这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最早是在战国时期产生的,并逐步受到文人的喜爱与青睐,因而在中国文学发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汉赋的内容包括了对宫殿城市的渲染、对帝王游猎的描写、对旅游经历的叙述、对不遇之情的抒发以及对禽兽草木的杂谈。其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它以赋这种特殊的文体表达了汉代人民对生活的体会,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而文学自觉发源于汉赋,汉赋的发展形成了文学界百花争鸣ⅲ的局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多彩辂。因此,研究汉赋与中国文学自觉的内在鹧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葛汉赋的形

2、成和发展根据相关研究郾和分析可知,汉赋既有古诗的特点又有散紊文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偏向散文的形式,梗16/16在我国文学发展上,它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儆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气息房的文体。1.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汉高祖初年到汉武帝初ы年,这一时期的汉赋受《楚辞》的影响较大,内容以抒发作者对政治的看法为主,也有抒发作者身世感慨的,写作形式开始庹出现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鸠以及枚乘的《七发》。《吊屈原赋》抒发嶙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以及对屈原冤死的愤螳慨之情,并借此以自喻。这篇文章虽然继椴

3、承了骚体,但文中表达的是作者的真实感韪受,又与《楚辞》的文学形式存在本质上蹇的区别。而贾谊的《鹏鸟赋》中出现了主刂体与客体的对话形式,写作方式上采用了帽铺叙陈述的形式,开始展现出了散文的气酣息。虽然其与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都比镣较接近骚体,但其中的一些转变是显而易闲见的,并预示着一种新的赋体即将产生。柄16/16而枚乘的《七发》则用七大段文字描写了耽统治阶级奢华的生活,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之情。虽然其内容没有明确地以赋齑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已经基本形成了汉大赋的体制。因此,《七发》在汉赋的形屦成和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珂一部非

4、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燕.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西锪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期,这一阶段是汉赋搦的重要发展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皿达,政局安稳,这一时期的汉赋主要是以董渲染宫殿城市和描写帝王游猎为主,以此格来表达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练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达感到欣慰和骄傲之情,这在《天子游猎赋》中就有深刻拟的体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司马相Ξ如的《上林》《天子游猎赋》,扬雄的《裰甘泉》《解嘲》、班固的《两都赋》等。:司马相如在汉赋中取得的成就是最大的,┋他是汉大赋的奠基者。他的《天子游猎赋蕃16/16》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帝王贵族

5、的游猎盛檫况,书写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萑表达对天子的赞扬之情。文中体现了散韵坡结合的表现手法,采用华丽的辞藻展现了亡汉天子的豪华生活,赞扬了帝王在享乐后洎懂得反躬自省的优良品质,充分体现了汉胜赋劝百讽一的传统,与《诗经》中的《颂郊》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经》在潢历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其中的《弱诗》、《雅》、《颂》的内容与汉赋是不メ可分离的。汉赋中的抒情赋起源于《诗》损、讲明礼仪赋起源于《雅》,而赞扬之赋块则起源于《颂》。汉赋中的四言句式也基本来源于《诗经》,如扬雄的《逐贫赋》中就有引自《诗经》的内容,“翰毛戾天熬”“泛彼柏法,

6、如比喻、排比等,与《诗经》修辞手法有共通之处,因此,这一时蝗期的汉赋可以说是以《诗经》为先导发展阕起来的。3.第三阶段16/16摭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东汉中期至东汉末年,驭由于国势衰败、经济衰落、政治黑暗,此腌阶段的汉赋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比较大的锈转变。这一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鸣张衡的《二京赋》和《归田赋》、赵壹的膣《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以及违祢衡的《鹦鹉赋》等。其中《二京赋》通耀过对奢华宫殿和民俗风情的描写,表达了摇对统治阶级贪图享乐、不顾社稷的谴责之坯情。而《归田赋》则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疰写,表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淡泊明志

7、杈的高尚情操。这一时期的汉赋写作手法在腮之前汉赋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蓦从大赋转变为小赋,使汉赋在历史上出现釉了转折。而祢衡的《鹦鹉赋》通过咏物的碚方式体现了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处于窒乱世遭受迫害的感慨之情。《鹦鹉赋》与逢旧的赋颂传统不同,它为南北朝时期的咏嘻物赋奠定了基础。从上述内容来茹看,在我国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赋家词О人有曹植、张衡、班固、司马相如、东方席朔等,他们的代表作有《洛神赋》《归田赋》《两都赋》《长门赋》《非有先生论犊16/16》等,给后世文人的诗词创作带来了非常典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文学与汉赋醣之间的联系非

8、常紧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定自觉关系,是社会、经济、环境等发褐生巨大变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对汉赋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自觉关系有一定了解,才立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学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