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

ID:11289949

大小:689.50 KB

页数:126页

时间:2018-07-11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_第1页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_第2页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_第3页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_第4页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画第三期a类计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錄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第三期】A類計畫評鑑報告主辦單位:教育部執行單位: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辦公室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125目錄目錄前言....................................................................2各校評鑑結果各校評鑑報告次序,依實地訪評日期先後排列。..................................................6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評鑑............................

2、.......7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評鑑.................................19國立臺灣大學通識教育評鑑.................................33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評鑑.................................51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評鑑.................................67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評鑑.................................85國立陽明大學通識教育評鑑..........

3、.......................103結語................................................................123125前言「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第三期】A類計畫」評鑑報告前言本評鑑報告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言,陳述此次評鑑之前因後果,並對通識教育之核心觀念,做若干根本性之釐清;第二部分陳述各校評鑑結果;第三部分是結論與建議。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三年為實地瞭解各校辦理通識教育之成效,特聘請專家學者組成通識教育評鑑小組,針對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成

4、功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陽明大學及臺灣大學等七所以研究為導向之大學的通識教育進行評鑑。在該次評鑑之結語部分,評鑑小組建議教育部於三年後再次舉辦同學校、同規格之再評鑑。當時的期約建議是本次評鑑之緣起,而本評鑑小組亦是依此期約而組成。此次評鑑小組成員有若干人與前次重疊,以期有經驗傳承之效。就評鑑之計畫屬性而言,這一次的專案評鑑是依據教育部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先導計畫【第三期】A類計畫執行,對象為前述七所大學。該計畫另有B案,負責中興大學、長庚大學、政治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學校之通識教育評鑑,加上本計畫合起來涵蓋十一所大學,與教育

5、部五年五百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以下簡稱「五年五百億計畫」)125前言之受補助對象相同。就評鑑之功能而言,既然這十一所大學與上述計畫所屬學校相疊合,故評鑑結果理應建議教育部做為日後經費補助之參考。就通識教育之推廣而言,這十一所大學應該是國內大學教育頗受肯定的一群,因而其通識教育推廣成效,亦極具全國性指標作用。參照前次評鑑報告與本次評鑑經驗,本小組亦對前述七所大學四年來推動通識教育之成效有所比較。我們認為,若干大學對通識之核心概念仍有出入,乃在此前言之後半部,就通識教育之理念予以闡述;本報告第二部分之各大學

6、評鑑內容,亦與此理念有所呼應,希望有助於串聯理解後記之評鑑內容。「通識」顧名思義是指通達貫穿之知識,字義上不難理解,但何以成為教育部對高等教育之關注重點,則是值得討論的課題。參照過去一個月走訪七校的經驗,我們認為有必要對臺灣通識教育的觀念與環境做一些釐清,才能理解後續各校訪評之內容與結論。依據通識教育泰斗何欽思(RobertM.Hutchins)校長的見解,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是相應於過去數百年科學分工、深入專業的趨勢而來。科學的本質就是對分工的特定領域專注而深入125前言,以便累積既有、快速創新。但是在科學分工之下,如果大學

7、教育也比照切割,則學生所學也就會傾向窄化、集中。然而社會是一個不易分割的整體;訓練窄化的社會個體彼此之間難免會有較大的距離。何欽思校長也指出,當社會成員彼此之間因術業各有專攻而不利於溝通對話時,社會的「離心力」就會增加。通識教育之所以日趨重要,其實是相應於專業分工加劇、社會離心力漸增而來的。然而另一方面,要理解世界整體,並不表示要理解現存所有的紛雜學科;這不僅不必要,也根本不可能。因此,各國的通識教育,都是築基於自然、生命、人文三大領域內的「基礎學科」之上。至於其他在基礎知識之間的種種演繹面向,則留待學習者日後漸漸視需要自行

8、補足。此外,依據人本教育的理念,既然要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向心力」,當然應該以「人文關懷」去貫穿理解龐雜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通識教育當然就與人文、社會等「與人相關」的知識薰陶關係密切。有人將通識教育視為一種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強調其知識內涵對人的解放(lib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