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

ID:11302738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_第1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_第2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_第3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_第4页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白色链霉菌盐霉素产量的工艺研究论文【摘要】以白色链霉菌SLF2110为产生菌,着重从菌种选育和补料工艺两方面研究提高白色链霉菌的盐霉素产量。结果表明,①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后筛选出的突变株盐霉素发酵产量有很大提高;②在基础培养基中减少豆油加量,采用中间补豆油控制,发酵水平与没有补料的相比有较大提高。【关键词】盐霉素;白色链霉菌;发酵工艺StudyontheimprovementoffermentationprocessforyieldofsalinomycinABSTRACTThestudyreferstotheimprovementoffer

2、mentationprocessforincreasingtheyieldofsalinomycin.UsingStreptomycesalbusSLF2110astheproducingstrain,theyieldofthefermentationcanbeincreasedlargelyethodofmutagenesisinducedbyUVandLiClandtheoptimizationofthebeanoilfeedingforsalinomycinfermentationprocess.KEYgSO41.2,碳酸钙5,食盐3,消沫剂1。pH

3、6.5~7.0。发酵培养基2(补豆油工艺)(g/L)硫酸铵5,黄豆粉30,豆油50,KH2PO41,MgSO41.2,碳酸钙5,食盐3,消沫剂1。pH6.5~7.0。效价测定培养基(%)蛋白胨0.3,酵母粉0.3,葡萄糖0.1,琼脂粉1.4。pH6.8~7.0。1.3实验规模摇瓶种子250ml三角瓶内装25ml培养基,接入成熟斜面孢子,33℃于摇床培养70h左右,转速220r/min。种子培养20L种子罐装12L培养基,接入摇瓶种子,接种量120ml,罐温35℃,罐压0.05Mpa,搅拌转速500r/min,通气比为1∶0.5vvm,培养30h左右。发酵培养5

4、0L发酵罐装培养基30L,从种子罐取种3L接入,罐温33℃,罐压0.05Mpa,搅拌转速400r/min,通气比为1∶0.5vvm,中途采用补加豆油工艺与不补料工艺两种方式,12d放罐,测定放罐液效价。1.4测定方法还原糖测定斐林试剂法。氨基氮测定甲醛法。盐霉素效价测定以杯碟法测定,检定菌为短小芽孢杆菌。豆油和脂肪酸的测定按文献[8]进行。脂肪酶活力的测定37℃下,将1ml发酵液每分钟分解底物产生1μmo1脂肪酸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菌丝浓度的测定10ml发酵液于离心管内3000r/min离心10min,测量上清液体积,计算得出:菌丝浓度(%)=(10-上清液体

5、积)÷10×100%1.5诱变方法(1)悬浮液制备将生产用SLF2110孢子斜面,加蒸馏水l0ml,制成孢子悬液,倒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旋转摇床振荡15min,然后用滤纸过滤,使成单孢子悬液,供诱变处理用。(2)氯化锂处理选用0.05%、0.10%、0.30%三种浓度进行处理。氯化锂与培养基按上述比例混合后置平皿培养3~5d,观察敏感度,10d观察菌落形态,过筛后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比较突变株与对照株的效价。(3)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氯化锂前处理制成0.30%氯化锂的单孢子悬浮液,28℃振荡4h,取5ml于无菌平面皿中,置波长253nm、功率30处,

6、磁力搅拌照射一定时间,立即稀释分离于平皿。氯化锂后处理单孢子悬浮液,在摇床上振荡培养4h,取5ml于无菌平面皿中,置波长253nm、功率为30处,磁力搅拌照射一定时间进行分离于含0.30%氯化锂的上层培养皿中培养。2结果与分析2.1自然分离供试菌株SLF2110的单孢子悬液,经自然分离,从中获得一株新菌株lNSLF2110作为出发菌株,效价49118u/ml,较SLF2110提高18%(41588u/ml)。2.2氯化锂处理(1)氯化锂敏感度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用不同剂量的氯化锂处理,其敏感度结果见表1。(2)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

7、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经氯化锂处理后培养,形成的菌落形态有3种类型,3种菌落类型的菌株中分别挑出代表性菌株进行斜面培养,过筛,观察诱变后的变异率。其中圆帽状型(类型Ⅲ)的正变率为最高。结果见表2。(3)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以lNSLF2110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①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和②氯化锂后处理与紫外线复合处理,考察其诱变效应,同时以不经过诱变处理的各稀释浓度的单孢子悬浮液涂于空白平板作为对照,结果见表3。表3结果表明,先用氯化锂前处理后再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对菌株的诱变效应较氯化锂后处理更好,正表1不同剂量氯化锂对出发菌株的敏

8、感度略表2三种典型菌落的菌株诱变后的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