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

ID:11303063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_第1页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_第2页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_第3页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_第4页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国债政策的运用论文..近年,国民经济既面临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又遭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拖累,经济虽未走出低谷,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无疑是中央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结果,其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又是主导的..,而财政政策又主要体现在国债政策上。我国从1998年开始,至2001年四年财政(中央)总赤字包括国债利息赤字,分别为1681.89,2425.21,2598.21,2598.1亿元,赤字占GDP的比率由1997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3%左右。每年国债存量增长率即每年国债发行/上年国债余额,最高的1998年高达71%,2001年

2、国债增速仍高达37%.中央财政的直接债务迅速增长,国债余额由1997年的5508.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6672.1亿元,国债负担率相应由7.4%上升到17.4%.可见,“九五”期间尤其是近几年,国债无论是存量还是流量、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较前有快速又大幅度的增长。对此,学术界有迥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国债规模尚小,主张国债和财政赤字规模扩大仍可承受,有的认为我国国债规模偏大,国债的财政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已逾国际标准警戒线,潜在政府债务危机。其实,人们过多地在国债规模上纠缠,而忽略了国债政策的关键性问题即国债资金的使用问题。一、国债政策运用的现实必要性

3、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坚守“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信条,以既无外债,亦无内债作为优越性自我炫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理论上有了大的转变,实践上开始主动地运用国债。1994年以前,国债发行量仍然控制较紧,递增平稳,而1994年以后国债发行量快速增长,时至今日,国债规模已逾16000亿元。为此,有人对继续运用国债政策产生了疑惑。那么,现实条件下究竟是否应继续运用国债呢?1、经济学理论的启示一国政府年度预算支出超过收入就有财政赤字,而赤字弥补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向中央银行透支,其结果是中央银行增发货币,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致通货膨胀,这一般不可取;另一是发行国债

4、,国债发行既可弥补财政赤字,又可避免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外债是真正的债务,而内债不同于外债。国家是公众的集合,政府向公众借债,到期偿债归根到底来自向公众课税,实际上是自己偿还“自己欠自己的债”。如果一个社会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在储蓄S既定的条件下,根据S=I+(G-T),政府因G>T的举债支出,就会存在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也就是政府开支G挤占私人投资I.如果一个社会存在较多的闲置资源,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的举债支出,扩大了有效需求,并通过乘数作用带来国民收入成倍增加,经济增长率提高,同时财源扩大,税基拓展,政府财税收入也增加,结果是实际赤字小

5、于预算赤字。2、他国的实证说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财政目的不同,所以,在财政政策运用上各有其特殊性,但政府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也有其普遍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八十年代经济步入“滞胀”的困境,而美国进入九十年代,一改过去“滞胀”颓势,进入“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的历史最好时期,被喻为“新经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功地运用了国债政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里根政府采取了以债务支撑的减税增支政策,这一政策使美国国债规模逐年攀升,到1983年美国联邦政府未偿还的债务已达13819亿美元,如果以每张票面值为1000美元,摞在一起其高度达到近100

6、英里,此后,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1995年美国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之巨。据统计,联邦债务余额占GDP的比率由七十年代的27.4%上升到九十年代初的47.8%,这曾一度引起经济人士的担忧,但美国的债务危机并没有爆发,进入九十年代,国债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较高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带来了政府税收的增加,九十年代中后期赤字逐步减少,终于在1998年结束了19年的连续赤字后,首次出现了年度财政盈余达195亿美元。日本经济却与美国不同,进入九十年代,一直低迷不振,到1998年上半年进入25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期。日本政府自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

7、,一直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利率低得近乎于零,而财政方面坚守“不发行赤字性国债”“不减税”“压缩公共投资”“逐年减少财政赤字”,这不但没有扭转经济,反而更趋衰退,终于至1997年底,被迫改变政策取向,放弃“不减税”“不发行赤字国债”的政策,采取一系列扩张财政的措施。3、我国近年实践的检验1997年前,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经济降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1997年后,速度下滑出乎预料。为扭转国民经济跌势,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我们采取了连续八次降息的扩张货币政策,但收效甚微,转而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调控政策。1998年下半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

8、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在年初预算安排500亿元国债资金的基础上又增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