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

ID:11304301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_第1页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_第2页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_第3页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_第4页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第23卷第105期2007年2月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HunanFinancialandEconomicCollege)f_23.105Feb.2007【摘优化中国县乡政府财政收支的对策探讨朱方晴王香菊(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要】基层政府财政在整个中国政府财政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中国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分税制的框架内,县乡政府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可用财力少,增幅缓慢,高度依赖预算外财政和制度外收入,政府间支出的差距仍在扩大.应重新调整政府间的财权税权

2、划分,确立县乡级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实施规范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统筹管理预算外资金.【关键词】分税制;县乡政府;财政收支【中图分类号】FS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48(2007)O1—0060—021994年中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改革,这是一揽子综合改革措施.分税制是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各级政府进而按照各自的收入安排支出组织本级的预算平衡.分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中国财政史上力度最大,影响最远的制度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我国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分税制标志着从旧财税体制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地

3、方政府的融资方式,调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并提高由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资助的地方支出的份额….这次改革再次集中了财政收入,但是却未改变事权(支出权限)的划分,造成基层财政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还必须承担原有的职能甚至更多的职能.由于没有调整支出任务,地方政府的预算压力日渐沉重,同样的集权趋势也发生在省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问,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加沉重.结果是地方财政产生了财政资金缺口,而政府间转移支付额不足以抵消这一资金缺口.我国分税制改革与县乡政府财政收支困难的日益凸显一,县乡政府财政收支存在的困境据已有研究表明,白1994年财税体制改

4、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已连续9年年均增收千亿元以上,财政"两个比重"发生了转折性改变….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形势却令人担忧,面临着巨大挑战.1,县乡政府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可用财力少,与当期的财政支出相比增幅缓慢.我国地方政府的非规范化财政收入比重过大,政府财力分散现象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政府能够支配的财力与实际的财力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在1980—1992年间,地方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但其占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1994年分税制以后,地方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在50%以下.根据2002年地

5、方财政统计资料,就收入来源而言,构成地方财政收入最大的几个税种分别是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农业税和房产税(见表1).表12002年各省级财政收入决算分级表(单位:亿元)决算数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预算科目合计数额%数额%数额%数额%营业税2295654288793852323239l1增值税154736524581383942520813企业所得税l1184694238634186l7777个人所得税6O62524218030l10186410城市维护建设税467481025454l17254810农业税3207233

6、1028088羲税2821861455188313212从上表可以看出地市级财政收入比重最高,而县级和乡级财政收入较少.尤其乡镇级政府收入最少,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税,随着农业税进入"后税费时代",乡镇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压力更大.2,县乡政府财政收入高度依赖预算外财政和制度外收入.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中的预算外财政和制度外财政收入具有一定的不规范性.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分权化改革及基层公共财政制度空缺助长了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中非规范公共收入的产生与膨胀.在我国1978—1997年问,地方政府预算外财力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6%,略高于同期预算内财力的增长速度

7、.县乡政府的制度外财政膨胀是?收稿日期:2006—12—21作者简介:朱方睛(1984一),女,山东德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王香菊(1982一),女,山东潍坊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市场导向的外围环境与财政体制改革滞后双重作用的结果.制度外财政承担了乡镇财政支出中的生产性建设投资的职能,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基层财政基本上已形成"预算内管吃饭,预算外搞建设"的财政运作格局.3,政府问支出的差距相当大,并且差距仍在高速增大.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印证了l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瓦格纳法

8、则"J.后来,皮考克和威斯曼的"财政支出阶梯型渐进增长理论"和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是对瓦格纳法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