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

ID:11305228

大小:218.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7-11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_第1页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_第2页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_第3页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_第4页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漫谈河北当代戏剧之启示史晓丽周磊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对于当代起始时间的界定,方家们素有争议,这里还是按照大家的习惯,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算起,漫谈自建国至今的河北戏剧。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需要更翔实的考证和更严肃的论证,但既然是漫谈,言语间便多了些随意和率性,心情所至,笔触随之,从单个作者或者作品出发,关注多的就多说一些,关注少的自然是不好肆言,虽是希望由点及面,但囿于能力,恐怕难免也会以偏概全,能做到的只是有什么说什么罢了。戏剧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工具性的艺术形式,从而也就决定了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即戏剧艺术通过再现社会现实来揭示社会关系及

2、社会心理,同时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等动态因素的影响。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戏剧创作要想保持住其作为文学形式所必备的思想性,则必然要在诸多社会、政治、经济等外来因素影响中保持主体发展的独立性。河北是一个戏剧大省,戏剧在河北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早期戏剧萌芽状态中的参军戏、角抵戏等基本都发生在河北境内,之后经历过元朝的鼎盛、明清的分化、五四的发展,话剧、歌剧、京剧、丝弦、老调、梆子、喝喝腔、乱弹、秧歌等各种各样的戏剧形式在河北戏剧史上同放异彩,建国后虽然经历了来自意识形态、社会变革等诸多浪潮的冲击和淘炼,戏剧依

3、然还在河北这块热土上发散着令人欣慰的璀璨之光,只要关注到这些光芒,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方面的启示。启示一:传统戏曲的改编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戏曲开始了其复兴和发展的阶段。根据全国“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政策,河北省戏剧界对剧团、演员、剧目都做了大范围统筹性的清理,保证了戏剧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在此期间,国家的大力扶持极大促进了河北省戏剧事业的复兴和发展。根据河北省文化局档案《1951年河北省旧剧团重点剧团统计表》的显示,当时河北省内有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11个剧种,戏曲演出团体45个,戏曲从业者2500多人,直接反映了

4、建国初期河北省戏曲团体的生存状态。而根据河北省文化局1962年的一份文件《关于进一步调整文化事业和精简人员方案》中所述,1957年河北省戏曲团体已经发展到227个剧团,一万三千六百余从业人员,其中民营团体占绝大多数。民间状态最能体现出国家立场,民营剧团的蓬勃发展反映出建国初期国家对戏剧的扶持力度。之后虽然经过1961年和1962年两次较大精简,河北省依然保留下140多个戏曲团体,比建国初期的45个相较,呈现出很强的发展态势。此外,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还纷纷创办了省立乃至地区戏曲学校和戏曲研究室,也对全省戏曲发展起到了强劲的保驾护航作

5、用。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戏曲舞台上增加了导演、舞台美术、音乐设计等行业,乐队的发展也更具有突出的现代性特色。在这样的繁荣发展中,1959年河北省还诞生了一个新兴剧种——唐剧,更为建国后河北戏曲的发展增添了有力佐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很多,这一时期的戏剧成果也主要体现在传统剧目的改编上。很多改编后的剧目无论戏剧性还是文学性都远远超拔于原作,成为各自剧种的保留经典,如改编的传统剧目老调《潘杨讼》;丝弦《空印盒》;平调落子《借髢髢》《两狼山》《端花》;以及河北梆子《杜十娘》《宝莲灯》《窦娥冤》等,其中老调《潘杨讼》和丝

6、弦《空印盒》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改编精品,其改编后的演出在全国范围内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至今仍为各自剧种的保留剧目。研究和学习其改编手法,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借鉴传统基础上的发展老调《潘杨讼》和丝弦《空印盒》的改编原本都不是单纯的一出传统戏,而是改编者在立足剧种特点,掌控很多相关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艺术再创作的结晶。其中刘谷、方铮改编的六场老调戏《潘杨讼》写的是北宋年间潘杨两家的恩怨故事,掌朝太师潘洪为报私仇,在边关害死了杨家父子,杨六郎冒死回京诉讼。呼丕显智擒潘洪回朝,寇准被指派审案并判潘洪边外充军,最终杨家得以在出征边

7、关的路上,将潘洪及其已经投敌的二子一网打尽,家仇国仇一并报清;毛达志改编的十场丝弦戏《空印盒》讲述的是明代新任钦差巡按何文秀与老家院周能乔装私访惩治贪官陈坚的故事,何文秀主仆二人凭借机智巧辩,躲过了贪官陈坚的恶奴暗算,却因所有旅店拒收外乡人,不得不借宿烟花院,酒后不慎将巡按金印丢在妓院,被鸨儿密交陈坚,陈坚以保卫察院之名胁迫何文秀,生死存亡之际,幸亏老家院周能想出妙计,从陈坚手中夺回金印,最后如期剪除赃官恶霸,大快人心,戏剧性和文学性都属上乘。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大会中,老调《潘杨讼》获荣誉奖。1959年,该剧还作为改编传统剧

8、目的范本在当年的河北省戏剧汇演中获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21959年河北省戏剧汇报演出大会上,老调《潘杨讼》的改编经验被当作范例广泛讨论和借鉴。。1960年,《潘杨讼》进京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