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

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

ID:11306206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_第1页
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_第2页
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明史 戚继光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

2、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大猷、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寻以守边劳,进左都督。久之,炒蛮偕妻大嬖只袭掠边卒,官军追破之。

3、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署大宁都司署:代理。B.嘉靖中嗣职嗣:继承。C.长短兵迭用迭:交替。3D.继光邀击之仙居邀:邀请。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戚继光抗倭功绩内容的一组是()①人为神机坐营②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③贼遁去,乘虚袭台

4、州④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⑤俘馘一千有奇⑥偕辽东军拒退之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⑤⑥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戚继光自幼性格洒脱。虽家庭贫穷,但喜好读书,精通儒家经典中的大义,后来被提拔为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御倭寇。B.戚继光善于挑选土兵、训练士兵。他发现卫所军战斗力不强,就挑选精悍的士兵,运用独特的训练方法,配备精良的武器,练成了名闻天下的“戚家军”。C.戚继光对倭寇战争屡次取得胜利。先后九次击溃敌军,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士兵训练精良,而且号令严格,赏罚公平。D.戚继光晚年境遇凄凉。

5、尽管他军功显赫,但是在张居正死后,就被改任到广东,后又被弹劾罢官。傅光宅推荐他,可是戚继光反而被削夺了俸禄,不久死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2)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答案:4.D5.B6.D37.(1)于是就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译出大意,给2分,“因”、“审”、“置”译对一处给1分。)(2)浙地士兵三千人到达蓟门,在郊外列阵,天空下起大雨,从早

6、晨到傍晚,士兵像树木一样站立不动。(译出大意,给2分,“陈”、“日昃”、“植立”译对一处给1分。)译文: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

7、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戚继光担任将领军令严明,赏罚有尺度,将士没有不听从命令的。戚继光和俞大

8、猷都是当时的名将,戚的品行不如俞大猷,但果敢坚毅超过俞大猷。俞大猷是老将做事稳重,戚继光做事雷厉风行,多次打败倭寇,名声在俞大猷之上。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给事中吴时来因为蓟门边防多次有紧急情况,请求让俞大猷和戚继光专门训练戍边士兵。军部商议后只用戚继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