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ID:113074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7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_第1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_第2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_第3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_第4页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微生物学》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和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入学初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分数术语解释30%简答题40%综合论述题30%(四)参考书目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二部分考查要点绪论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微生物学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

2、献及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1什么是微生物2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3微生物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4微生物五大共性5微生物学及其分科6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掌握微生物的类群、原核生物的类群与种类;掌握细菌特殊构造及其实践意义。掌握细菌细胞壁的构造、缺壁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典型放线菌的构造、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特点;了解细菌、放线菌形态、繁殖及蓝细菌的特点及特化形式;1细菌1.1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1.2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2放线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2.1放线菌2.2典型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2.3放线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3蓝细菌4

3、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掌握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霉菌的构造、蕈菌的发育过程;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类群及酵母、霉菌的菌落特征;1真核微生物概述2酵母菌2.1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2.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2.3酵母菌的菌落3丝状真菌——霉菌3.1霉菌的细胞形态和构造3.2霉菌的菌落64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4.1蕈菌的定义与分布4.2蕈菌的发育过程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掌握亚病毒因子的种类与特征;掌握病毒的繁殖过程、噬菌体污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了解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分类。1病

4、毒1.1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1.2病毒的分类1.3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2亚病毒因子3病毒与实践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种类及其应用。了解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及其功能;1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4培养基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掌握生物氧化的方式、阶段、类型及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和产能的方式、自养微生物生物氧化产生ATP和产还原力的方式及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掌握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及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机制;了解

5、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1微生物的能量代谢61.1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1.2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2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2.1两用代谢途径2.2代谢物回补顺序3微生物独特大学途径举例3.1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3.2生物固氮3.3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3.4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4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4.1微生物的代谢调节4.2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掌握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及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实践意义;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控制有害微生

6、物的方法及微生物培养的方法;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高密度培养的方法。1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4微生物培养法概论5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掌握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原理与方法、不同突变类型的筛选方法、6原核生物基因重组及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掌握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3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3.1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3.2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4基因工程5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掌握人体正常菌群、

7、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条件致病菌等相关理论与概念、大肠菌群、细菌沥滤。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1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菌种资源开发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3微生物的地球化学作用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第九章传染与免疫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及其功能、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及相关概念、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功能。了解决定传染的三大因素、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1传染2非特异性免疫2.1表皮与屏障结构2.2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2.3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2.4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

8、物质63特异性免疫3.1免疫器官3.2免疫细胞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3.3免疫应答3.4免疫分子及其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4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