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

ID:11308495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_第1页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_第2页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_第3页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_第4页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困局与对策论文我国社会资金脱实入虚的现状令人担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社会资金脱实入虚既阻碍了微观经济运行,也不利于宏观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我国社会资金脱实入虚的产生既有国际背景又有国内因素,也是资本自身特性使然。本文在深入剖析该问题的同时给出了推进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十条改革思路和对策建议。关键词:社会资金,宏观经济,金融通道.freel2增加了100多万亿,大量的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

2、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争相追逐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引发金融加杠杆,导致股市震荡、债市震荡、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P2P网贷平台及民间高利贷盛行等借贷投机行为大量游离在监管之外,如网贷平台借贷宝超越监管红线、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背后的冠县民间高利贷,这些事件正是此类行为的集中反映;不合理的监管制度体系和行业垄断使得实体经济利润被侵蚀,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分属不同部门监管是导致我国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监管套利的深层次制度原因,表现为信托及资管领域的理财资金出表业务盛极一时,一线从业人员收入动辄数百万年薪,远远超过实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多数管

3、理干部收入。再次,资本天生逐利性使其兼具天使和魔鬼的双重属性。资金天然寻求尽可能的最大收益,这使得好项目能脱颖而出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现代公司制度赋予资金方以股权方式参与甚至控制公司管理,资金方很容易通过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尽可能攫取最大利润,进而自然地发展为金融资本与政治权利相勾结,最终导致社会畸形发展,形成各种实质上的不平等,加剧贫富分化,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代表性事件为2011年9月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资金脱实入虚阻碍了微观经济运行。首先,加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导致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恶劣。整个金融运行体制的资金

4、不断流向大型垄断企业,加上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融资门槛,使得许多做实业、微利运行的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融资机会,只能向民间融资机构寻找资金出路,加大了融资成本,使得企业越大资金越多、投资再生产的兴趣越低;企业越小资金越少、为生存而产生的投资意愿越强,催生了全社会企业生存的病态环境。其次,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去年7月,中国经济信贷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记录: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4,575亿元,也即房贷几乎占据该月新增贷款的全部。过多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对钢铁等黑色金属的需求,原本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增长的

5、行业反而迎来了发展高潮,使得上游行业价格的整体走高,其表现为PPI指数同比逐月增长,2017年2月达到7.80,刷新自2008年10月以来的历史新高;与之对应的是2017年1月CPI达到2.55之后,2月的CPI仅为0.80。下游需求疲软使得较高的上游价格无法向下游转嫁,直接压缩中游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中游制造业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过低的利润水平直接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资金脱实入虚不利于宏观经济发展。首先,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有效施行。一方面,当前低迷的实体经济仍然需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在明显下降

6、,而且负面效应也在上升。2016年3月以来我国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其次,助推了金融企业监管套利,放大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资产管理领域,以创新之名开发出不少长链条、跨行业、跨市场、层层嵌套、结构复杂的资管产品,各类通道业务盛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本质和存在基础。资金脱实入虚社会影响恶劣。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套利,追逐炒作相关资产或商品,短短几个交易日获得的利润比有些制造企业辛苦干几年的盈利还要高,让专注于实体经济的人们心寒,加剧了资金脱实入虚;资金过度脱实入虚不断推高资产

7、价格,马太效应使得资金拥有阶层更加富裕,大部分普通群众的生活则由于生活成本快速增加而相对日益窘迫,收入差别在短时间里迅速增长,贫富差距快速拉大,已经开始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投机致富、劳动贫困,社会上自然会弥漫踏实做实业无用论调,形成鼓励投机拜金风气,不仅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脱实入虚的步伐,而且将造成社会心态、风气和秩序方面的更大风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可能因此毁于一旦,更妄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推进我国社会资金脱虚入实的改革思路与对策建议(一)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加快政府简政放权自2015年

8、底中央提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脱实入虚及泡沫化投资倾向、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